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回复: 0

山东、河南“合村并居”,让农民从“庭院经济”成功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9 09: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在河北、在山东,一些城市的“合村并居”的工作还在持续推进,一些地方的“合村并居”也在开展事后总结。毕竟,“合村并居”从试点到一些省市的大规模铺开已经有近五年时间了。一些正在全力推进“合村并居”的地方,还在刷着“先搬迁受益,后搬不沾光”的标语。一些搬进高楼的农民也开始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

总体来看,因地制宜,尊重农民需求不搞“一刀切”可能更为妥当。

从春节走访来看,村子的人口正在急速减少,一方面是年轻人都进城了,村子里的老人也有一部分随子女搬进了县城或子女工作生活的城市,当然也有一部分老人的离去。另一方面,部分土地通过流转之后,年轻人回农村的时候也越来越少了。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离开农村之后让他们再回到故地生活,愿意的人也不多。



而基于确保18亿亩耕地、基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基于盘活集体土地带动房地产与农民增收入的一系列原因,一些地方曾经大力推广过“合村并居”,一些地方正在推进。

从具体的推进“合村并居”来看,基层对此事很是热心。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合村并居”的的推动与财政补贴相关,当然还有并居地点的相关配套建设,这对于县、乡来说,是一笔很好的资金来源。

二是“合村并居”完成之后,农民住进了一片又一片的“万人居住社区”里,水、电、气有了很好的保障,有了美丽的小区环境,有了便利的购物体验,这些内容写在报告中,是一种非常显眼的成绩。

三是“合村并居”过程中拆迁出来的农民宅基地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一方面是宅基地复耕之后能保保18亿亩耕地红线,让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则可以把农村宅基地兑换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住宅用地,促进县城的房地产开发用地增长。这一点,在房地产发展红火时期,推动力度更为明显。

而对于搬进高楼的农民呢,他们的生产、生活又如何?

“还不错,干净舒适了很多,但花费也增加了一些”,
“折腾了三四年却没过上想要的好日子,手里越来越没钱,穷折腾,越折腾越穷”。

一句话,如果手头有余钱,住进高楼生活很不错。但是,如果还需要靠务工、务农或回到原来的承包地上耕种,则是另外一种局面。

一方面,住进高楼之后生活成本增加了不少,比如吃啥就得买啥,用水、吃粮都得花钱。同时,由于拆掉农房的补贴不足以支付住进高楼的购房款,还增加了房款、装修费用以及购买家具、家电的费用。原先村民可以在院内和住宅周边种植蔬菜,种些水果,养殖一些鸡、鸭、鹅,自家吃不了还可以在集市上卖出去,赚取小部分收入。也就是专家所说的庭院经济,住进高楼之后,这一部分没了,每天睁眼为了吃喝都得花钱买。

另一方面,农具无处放置、距离耕地遥远的现实问题也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如果不能在附近乡镇找到零工活赚钱,还是要每天回到原来的承包地,来回的交通、楼房如何放置农具都是现实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农民认为,没钱又住着楼房的生活境况,不但不会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反而会加大农民的生活负担。

第三,农民的养老金不足以保障他们的生活,目前来看,基础养老金的金额在中国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在55元至180元之间。

究竟是住在农村的自家小院好还是住进统一规划的居点点好,各有优势,很难评价究竟哪种生活模式更好。不过,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让农民住上楼房也并不等同于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如何让农民从“庭院经济”成功转型更为重要。

(来源:今日头条 房价大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3 15:20 , Processed in 1.4756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