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9|回复: 0

人均预期寿命78.03岁、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数量全国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0 14: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河南晒出“健康成绩单”

  □记者梁露露文图

  人均预期寿命为78.03岁、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数量全国第一、“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推广至全省399家医院、全省托位数达到30.2万个……

  12月4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卫生健康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

  人均预期寿命为78.03岁

  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省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03岁,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2.52‰、3.77‰、9.04/10万,连续多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建设省医学中心15个、省区域医疗中心60个、县域医疗中心105个。持续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7亿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患者外转率大幅下降

  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实施已取得明显成效。医疗技术、科研能力、人才引进等工作获得大幅提升,引入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325项,填补省内空白92项;引进39名国际知名专家、院士等高端人才。

  黄红霞介绍,河南省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主要涉及心脑血管、肿瘤等12个发病率高、外转率高的重点专业。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建设,河南患者外转率大幅下降:2022年,河南省心血管、儿童等7个专业省外住院患者下降到3%以内,肿瘤、妇产专业下降到5%以内,大大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下一步,河南将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河南样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队”的优质医疗服务。

  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

  形成“三足鼎立”的科创大格局

  在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河南省已基本形成省医学科学院、中原医学科技城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的“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格局,与中原科技城、中原农谷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河南科创大格局。

  今年7月,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重建揭牌,目前已筹建省实验室1个,入驻8个临床研究所,在建5个产业研究院。聘任6名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招引产业投资基金200亿元,推动55项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红乐介绍,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重建揭牌以来,对我省医学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已引聚各类高层次人才37人,带动一大批优秀团队前来创新、创业,人才汇聚效应逐步显现。

  便民就医

  撬动看病就医的“大民生”

  今年,河南省在三级公立医院和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推出“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也就是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院内智能导航服务、门诊患者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服务、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服务、诊间支付服务、病区结算服务、病案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等七项便民服务举措,而且列入今年省委改革办便民服务微改革事项。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提到,有患者反映,现在到医院看病方便多了,就诊有导航,不怕迷路了;缴费扫一扫,不用来回跑;医技预约分时好,等待时间少;出院结算病区就能办,再也不用排队了;病案获取方式多,方便患者少奔波。目前,该项举措已经推广至全省399家医院,以便民服务的“小切口”,撬动看病就医的“大民生”。

  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

  筑牢基层网底

  周勇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27.95%,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1.58%,中级以上职称占比24.92%,73%的机构有至少1名高级职称医师,平均每个机构有8名注册全科医生。

  周勇同时表示,基层卫生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河南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从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完善职称晋升政策、完善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其中提到,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2025年前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培养医疗卫生专业人才4万人以上。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纳入河南省政府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计划全年完成1250个家庭医生团队线下实践技能培训、15万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线上培训任务。推动落实基层医务人员保障激励政策,扩大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覆盖面,推动全面落实全科医生岗位津贴,设立人才建设专项资金、医疗风险防范基金。

  新增托位数7万个

  已完成年度目标

  李红乐介绍,目前,河南省已完成今年新增托位7万个、达到30万个托位这一目标,全省托位数达到了30.2万个。

  下一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将立足社会需求,重点聚焦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就近方便可及、质量有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提供充足、便捷、优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积极推动用人单位开展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试点,推动打通幼儿园办托班堵点,争取明年再增加托位8万个,明年年底托位数达到38万个。

  成立河南省疾控局

  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

  今年6月1日,河南省疾控局挂牌成立。成立以来,河南省疾控局积极对接国家疾控局以及各市、县疾控机构,发挥上传下达、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

  10月25日,河南省疾控局与郑州海关签署协议,建立口岸公共卫生常态化合作机制,总结固化新冠等传染病疫情防控经验,切实将口岸疫情防控融入“大卫生”“大健康”体系之中。

  下一步,河南省疾控局将继续认真实施《河南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立省、市、县三级疾控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尽早实现“监测预警一张图”“应急指挥一张图”,全面提升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

  家庭病床服务

  郑州实现所有区县(市)全覆盖

  今年10月,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城市,郑州全面启动家庭病床试点服务,目前开展情况如何?

  截至目前,郑州市通过审验服务机构158家,覆盖所有区县(市)。试点以来,累计服务114名患者,已撤床35人,在治79人。

  家庭病床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方式收费,按医保住院政策报销。据了解,郑州市“家庭病床建床费”为每次90元,医保支付按照“甲类”项目执行;家庭病房“上门服务费”市、县(区)、基层均为50元/次·人,医保支付按照“乙类”项目执行,计价单位“次·人”中的“人”是指每名上门服务的专业服务人员。

  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卫林介绍,郑州已成立市级管理指导中心,设立统一咨询电话,提供全天候24小时热线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7 23:30 , Processed in 1.5034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