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2|回复: 0

凉皮为何成为“杀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8 11: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艳芬

  酸辣爽口的凉皮一直广受欢迎,可谓人间美味。然而,网上出现吃凉皮后中毒致一人死亡的事件,让喜好吃凉皮的朋友们不免担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这个“杀手”。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谷物发酵品、变质银耳及薯类制品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我国学者于1977年发现的一种高致死性的食源性致病菌。

  此菌产生的外毒素—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米酵菌酸在人体内通过消化道黏膜吸收,随血液运行,易对肝脏、肾脏、大脑等脏器造成损伤,潜伏期一般为1~10小时,少数为1~2小时。中毒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及全身无力,重症者表现为黄疸、皮下出血、尿血、抽搐、意识不清及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由于对米酵菌酸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后的治疗措施:

  采取催吐、洗胃、清肠等措施减少毒素的摄入吸收,同餐进食未发病按患者治,轻症当重症治,危重重点抢救,减少靶器官损害。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这些食物:

  酵米面、粮食加工类(米粉、小米粉等)及印尼的椰子粉,变质鲜银耳、木耳及其他淀粉类发酵产品,谷物制品(糯玉米、汤圆粉、发酵玉米面等)、薯类制品等。

  如何预防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

  此菌引起的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食品因炎热、潮湿天气,贮存不当而变质。此菌耐药性强,易定殖在食物表面,形成难以清除的生物膜,产生的米酵菌酸无色无味,食用时不易察觉,且耐热性极强。因此从源头进行预防是减少中毒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凉皮、酸汤子、河粉和米粉等发酵米面食品,选择新鲜食材,勤换水、通风干燥,保持卫生。食品出现各色霉斑或异味,切记不可食用。磨成的湿粉尽快干燥,防止霉变。即做即食,低温储存。

  木耳、银耳等,干品最好按需泡发,即泡即食,泡发过夜的木耳和银耳最好不要食用,建议在冰箱里发泡。

  霉变的食品。不可去除发霉部分后继续食用,应立即销毁。

  次氯酸钙、过氧乙酸、日晒、短波紫外线对米酵菌酸有明显去毒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8 23:02 , Processed in 1.3978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