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33|回复: 0

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轻生去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9 16: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正视那个低落、悲伤、难过的你,警惕藏在微笑背后的抑郁

  □记者梁露露

  7月5日晚,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在微博发文称,李玟因抑郁症轻生去世。她的猝然离世,令无数网友感到惋惜。

  从家喻户晓的明星,以及因学业、工作不顺选择自杀的普通人,抑郁症造成的悲剧,还在无数的人身上上演。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这意味着每14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

  自杀行为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表现

  经典歌曲《好心情》《滴答滴》《想你的365天》《刀马旦》等都是李玟的代表作,她不仅活跃于华语歌坛,也在国际歌坛为其他华人歌手开拓了一片新天地。作为首位登上奥斯卡颁奖典礼献唱的华裔女歌手,她的天籁之音,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优雅的东方风情,掀起一股东方风潮。

  2023年,是她出道的第三十年。但与年少成名、顺风顺水的事业形成反差的,是李玟坎坷的感情生活及糟糕的健康状况。据媒体公开报道,在2023年年初,李玟经历了婚变。李玟老公Bruce被爆出轨,李玟闺蜜表示,这次已是男方第三次出轨,就连夫妻俩共同的朋友都撞见过。

  她还公开表示,自己天生左腿有缺陷,且手术不成功,导致这么多年在舞台上又唱又跳都是靠右腿去支撑。

  精神折磨及身体上的病痛,使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多年来。抑郁症就像摆脱不掉的心魔,死死控制着她。

  国家心理救援队(河南)暨河南省第十五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建宏表示,抑郁症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除了有抑郁情绪外,患者还会有大量躯体不适的表现,也会有认知症状,如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自杀行为也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表现。

  性格开朗的人也会患上抑郁症

  7月2日晚,轻生当天,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李玟留给粉丝的也是爱和鼓励,她说:“感受到大家对我的爱跟支持,你们做我的后盾,我会加油。那这段时间,希望你们自己也身体健康快乐。”

  不久前,李玟刚发了新歌《战歌》,歌词中写道:“生活要面对很多困难和伤痛,勇敢去挑战,去追求,你就是战士。”

  一直以来,李玟以活力四射、阳光积极的形象示人,她性格爽朗,有她在的地方通常会传出“哈哈哈”标志性的大笑声,歌曲《好心情》更是其代表作之

  一。

  为何看上去性格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抑郁症患者一般以难过、忧郁、颓废的面貌示人,但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把自己的悲伤藏起来,不被人发觉。特别是一些公众人物,面对镜头时,张国荣总是幽默风趣,永远得体,乔任梁永远是那个喜欢粉色、爱笑腼腆的大男孩。他们希望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别人,将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疾控科科长、主任医师杨勇超表示,有些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也可能有很好的社交能力,甚至扮演着让身边人能开怀大笑的角色,因此当他们选择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痛苦时,家人和朋友往往会非常震惊、难以置信。这类抑郁症患者被称为“微笑抑郁者”。

  杨勇超介绍,微笑抑郁是一种非典型的抑郁表现形式,虽然他们看起来在笑,但实际上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绪中挣扎。微笑抑郁者的笑容像是一种防御机制,微笑不再是快乐时的自然流露,而是对内心悲伤的掩饰和否认。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公众人物、高知群体等身上,原因是这部分人需要对外界展示良好的形象,以及通过社交技能训练他们能够做到在短期内掩饰自己内心的悲伤。

  正视自己扫除对心理问题的羞耻感

  知乎上对于抑郁症的表现,最高赞的评论不是症状描述,也不是学术解释,而是一句戳心的自述:没有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多了。

  在一次节目访谈中,同样因抑郁症去世的演员乔任梁说:“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我们还有病。”当时人们只觉得他是矫情和搞笑。

  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不同,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人们往往会坦然面对,积极治疗,家属和周围的朋友对其也会格外关心和照顾。但假如一个人精神心理出问题了,大家要么觉得你不是病,是作、是戏多、是矫情,指责你;要么觉得你是精神病患者,远离你。一些歧视、不理解甚至谣言会加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羞耻感,甚至出现一些诸如自杀或者冲动行为。

  张建宏表示,生活中,人们常开玩笑地说“你个神经病”,而很少去说“你个高血压、糖尿病”,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对精神心理问题的不理解和甚至畏惧。

  他表示,减少心理问题的羞耻感对于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重新确立自我价值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完全回归社会以及构建具有支持性、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作为心理问题患者,应该相信通过系统和科学的治疗,自己完全有可能真正地康复,回到健康人群的行列。和大部分疾病一样,抑郁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刚刚出现抑郁情绪的时候,及时寻求心理干预,从而避免抑郁症。

  作为心理问题患者家属和周围的人们,要像对待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心理问题,不疏远、不恐惧、不冷漠、多关怀、多互动、多安慰。

  “心理问题不可怕,要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抑郁,正视那个低落、悲伤、难过的你。”张建宏说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5 03:58 , Processed in 1.3846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