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0|回复: 0

“无陪护”病房离我们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 16: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凡是有过家人生病住院经历的,都有“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切身感受——全家人白天护、晚上陪,还得有人一日三餐送,真可谓全家总动员。有没有一种方法,将患者的医疗、生活护理都交由医院,让家属得到解放?

基于此,我国多地已经开始试点“无陪护”病房。所谓“无陪护”,不等于没有人陪护,而是患者入住病区后,所有的医疗、护理和生活上的服务都由医护人员和护理员承担,实行无家属陪护或者陪而不护。当然,推行“无陪护”病房,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

目前,“无陪护”病房离我们还有多远?

北京多家医院不允许病人家属陪护

近日,云南的王女士向记者反映,今年4月中旬,她的家人因患神经肿瘤在北京某医院住院11天,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她只能每天在病房外守候,“当时护工费花了2000多元,现在还要承受价格不低的住宿费,经济压力很大。”王女士说。

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是个例还是行业普遍现象?相关部门对此是否有明确规定?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在北京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今年3月,她在通州某医院做腹腔镜手术,住了7天院。手术后因为插了导尿管不能下床,但医院规定不允许家属进入病房陪护。无奈她只能请护工照顾,一天260元。

医院为何不允许家属陪护?记者走访多家医院科室,得到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北京望京医院住院部多名护士表示,按照三年前疫情管控措施规定,病房是封闭式管理,一般不允许家属陪护。如果要陪护,需要住院大夫决定,但只能有一个家属陪护,且进入病房后不能外出,直到出院。对于不能陪护的原因,该医院住院部呼吸科护士表示,医院都是这样要求的,之前是因为新冠疫情,现在是因甲流,为了防止交叉感染。

记者探访北京儿童医院多个科室,不少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表示,心外科年龄小的孩子做手术可以陪护,其他大部分科室均不能陪护,原因是“病房空间有限”“建院以来一直如此”“疫情原因”等。

那么,国内其他城市的医院允许家属陪护吗?记者询问了河南、河北等地多家医院。河北石家庄市某医院护士长表示,她从没听说过不允许家属陪护的类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家属陪护可以减轻医院方面照护病人的压力。

请护工要看经济账也要看效果

对于北京部分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的规定,有家属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请护工费用是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家属照顾病人既能更贴心,也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而且对于儿童患者来说,生病时最需要家人的陪伴,护工再细致也不如家人贴心。

不过,也有家属认为,不让陪护也有好处,不仅能减少病房留守人员数量,也能给病人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一名医疗专家表示,家属陪护的优点是不需支付护工费,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在某些情况下,家属的陪伴会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积极影响。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教授王岳则表示,病房应该是最安静和最适合休养的地方。从优质护理角度来说,不应提倡病人家属在病房陪护病人,因为陪护专业性比较强,病人家属没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话,可能会造成护理不当,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另外,家属陪护也会给其他患者带来不便与打扰,不利于其他患者的休养。

请护工像“开盲盒”无陪护病房还有多远?

医院推行“无陪护”,一方面需要增加护士配备,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实现护士与床位比例达标,由护士负责患者的医疗护理。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医疗护理服务队伍,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

早在2010年,原卫生部就发出通知要求,“逐步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2020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也提出,护士资源不足时,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用配备一定数量、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

2022年4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在补齐护理短板、弱项方面,提出“建立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和发展医疗护理员职业队伍”。

但时至今日,不少患者家庭仍面临护工费高于自付医药费的窘境;就算付出高额费用也不见得获得相应服务。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个别地方外,医疗护理员制度迟迟没有建立,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填补护士资源空缺的仍是护工。

很多患者和家属深有体会,请护工如同拆盲盒:遇到好护工皆大欢喜;否则患者非但得不到良好护理,还会产生纠纷。此外,护工费已成一些家庭的沉重负担,高额护工费和部分护工专业素养差叠加,成为护工行业的一大痛点。

护理工作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癌症、心血管病、中风、肢体残障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患者的护理都牵扯巨大的精力,子女一边要照顾家人,一边还要工作,实在不堪重负。而护工行业广泛存在护理能力不足、专业素养差的问题,暴露出入职门槛低、培训不规范等漏洞,严重的还有涉嫌虐待等情况。

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医疗护理员是医疗辅助服务人员之一,医疗机构有培训医疗护理员的责任。由此可见,用专业医疗护理员替代普通护工,是大势所趋,是民之所盼,更是医疗机构应该牵头办成的实事。

护工行业不能总是处于野蛮生长状态。有专家建议设立分级护士制度,让注册护士从事更专业的医疗相关工作,护理员则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同时,强化对公立医院床护比的考核,形成刚性约束。加快医疗护理员制度落地,推广“无陪护”病房,除了医疗机构牵头,还要医保政策兜底、财政投入支持,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但必须往前推进。

相关链接

河南多家医院推行无陪护病房

据报道,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开河南省首家无陪护病房先河,1998年科室成立之初,就倡导无陪护理念,建立“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位一体陪护新模式。

2018年3月1日,郑州市骨科医院省内率先推行无陪护病房。该院微创骨科主任燕冰说,多数老年患者属于“一体多病”,对他们来说疾病彻底治愈相对较难。科室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居多,这种“无陪护”服务模式,可以使老年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

“一旦让这些护理员代替家属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就不仅仅是生活照顾这么简单,关键是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便于医生立即做出诊断。”郑州市骨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魏岚非常看重“全陪”护理员的医疗意义,护理员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照顾患者饮食起居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且也能起到心理治疗作用。

据悉,河南省多家医院推行了无陪护病房,如河南省省立医院、河南省职工医院、洛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许昌市儿童医院、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  本报综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6 20:12 , Processed in 1.30964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