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阳市妇幼保健院 近年来心脏骤停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患者数量显著增长,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心肺复苏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可及时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研究发现,人体的心脏一旦出现骤停,在4分钟内开展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可达到50%;一旦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患者生存率将降低,甚至对脑细胞产生不可逆损伤,那么心肺复苏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心肺复苏(CPR)操作基本流程 1、现场评估 
抢救前,要保证周围环境安全,让患者平躺在坚实的平地上。 2、判断意识、呼吸 
轻拍重呼患者,检查患者呼吸及脉搏,确定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再进行急救! 3、呼救 
在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之前,要让身边的人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4、胸外按压,重建循环 
解开患者上衣实施胸外按压:手掌根放于胸骨正中两乳头连接水平,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两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身的力量垂直按压。 连续按压30次,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在按压过程中注意按下、抬起的时间相等,且掌根不能离开胸骨。 5、开放气道 
清除患者口中杂物,可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倾斜,避免清理过程中异物进入气道。然后一手扶住患者额头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打开患者气道的标准是,患者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6、口对口人工呼吸 
一手捏住患者鼻翼,大口吸气,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 吹完气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患者气体呼出,两次为一组,重建呼吸。 如有条件,可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盖在患者的口部,进行人工呼吸,做好有效自我防护。 ——急救完成后观察患者呼吸及面色,如无好转,继续实施心肺复苏术。 ——如果患者经急救后恢复呼吸,要将患者恢复体位等待救护车到来;若救护车半小时未到,将患者翻转到对侧的恢复体位。 
心肺复苏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了解操作技巧、掌握操作方法、伸出双手,去救治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您做的不是很规范,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拯救一条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