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85|回复: 0

“两个更好”催奋进 新县再攀新高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9 08: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时间记录开拓者奋进的脚步,年轮镌刻追梦者壮丽的华章。    十载光阴荏苒,十载笃志前行。37万新县干群传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以新理念引领新跨越,以新动能加速崛起。
    昔日星火燎原地已然旧貌换新颜,老区绿色发展底蕴厚实、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更有质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这片承载着初心和使命的红色土地,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正奋力绘就新时代的壮丽画卷。
p44_b.jpg
    红色精神永相传
    初秋时节,巍然屹立于英雄山顶的“红旗飘飘”雕塑,在晨曦中熠熠生辉,宛如它所承载的大别山精神,永放光芒。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领袖论断振聋发聩,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行胜于言!首府路红色街区还原红色风貌,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完善提升,箭厂河革命旧址群整体打造,小潢河综合治理“争红斗绿”……一处处承载着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的“文化符号”,在保护利用中焕发时代光芒。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在15处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和365处革命历史纪念地,张爱华、黄德耀、吴世友等红军后代、英烈家属叙述着先辈的英勇,600余名“红领巾讲解员”讲述着英雄的故事,10余万名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在此接受精神的洗礼……红色基因在传承中彰显伟大力量。
    人人都是“播火者”,个个都是传承人。老区干群鏖战脱贫攻坚,2018年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4.2万贫困群众甩掉“贫困帽”,携手奔小康;阻击新冠肺炎疫情,36万老区干群众志成城、携手并进,努力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战双赢”。
    大别山精神历久弥新,老区干群玉汝于成的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水滴石穿的干劲,换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20余项国字号殊荣,辉映着老区十年跨越赶超的奋斗历程。
    健康产业竞出彩
    走进羚锐制药百亿贴膏剂生产基地智能化车间,一台台智能机器在自动运转,一片片贴膏剂飞速流出。
    “生产车间的高度智能化,让这里每分钟有1.1万贴羚锐膏药下线。”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宝东自豪地说。
    在纬盛电子智能传感器车间,身着全套防静电无尘衣的工人正在工位上忙碌,没有传统工厂里的烟尘密布、污水横流,甚至没有噪声。高端、智能、绿色成为这些现代化工厂的标签,也是新县健康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县紧盯产业绿色崛起目标,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加快推进医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羚锐制药成为膏剂行业“独角兽”,长园装备引领老区智造,炜盛科技、华容电子、春泉智源等“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及面积稳居全市前列,运动之城、健康之城引领全省、辐射全国,新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经验向全国推广,电子商务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三产结构由“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等改革落地见效。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千名干部当好企业“服务员”“店小二”,新县营商环境连续两年居全市首位。
    乡村振兴绘新景
    穿村溪流清澈见底、诗画民居错落有致、参天古木绿荫如画……漫步泗店乡大畈村,宛若置身世外桃源。
    “‘穷山沟’变成‘网红村’,这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大畈村党支部书记管义福坦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落实,实实在在推动了乡村整体提升。”
    从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五年行动计划,再到“百村传承百村振兴”,老区乡村建设蹄疾步稳,乡村面貌日新月异,西河湾、丁李湾、田铺大塆等一大批乡风浓郁、生态良好的古色村落被擦亮扮靓,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红城徐徐铺展。如今,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率达到100%,17个乡镇全部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以上卫生乡镇。
    一村一落皆成风景,“美丽山水”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入新县,吃农家菜、品毛尖茶、赏山水、住民宿。在乡村旅游带动下,生态采摘、农村电商、休闲康养、品牌民宿等蓬勃兴起,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新县县长李晓亮表示,新县正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牵引,谋划“一环两廊三线五谷”发展布局,用好“特色”牌、念好“产业”经,做好“文旅”文章,着力将老区自然文化魅力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活力,将新县打造成为大别山“红色传承高地、诗画田园绿地、美丽生活福地”。
    惠民春潮暖人心
    一城风雅颂,两岸家春秋。英雄山下,小潢河穿城而过,岸边新修的亲水步道,前来纳凉的群众乐呵呵地唠着家常。
    “小潢河治理得这么好,每天都有不少人打卡拍照!”市民陈珊说。去年开始,新县推进小潢河综合治理,着力打造滨河风情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成为红城儿女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而这只是新县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的缩影。十年来,山水红城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一河两岸”观光带美轮美奂,30个老旧小区“微改造”筑就群众“大幸福”,全省首个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县落地于此,城镇化率上升到51.75%。
    城有城的品位,镇有镇的精彩。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高效便捷的交通网、乡愁依依的古村落……在新县,一条条公路蜿蜒在青山绿水间,将九镇十八湾“串珠成链”,城乡交通线变成了全域景观线,道路“颜值”更高、“气质”更佳,自驾游、露营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趁势而起、井喷发展。“花园城市、诗画乡村”成为新县最靓丽的名片。
    畅通出行更舒心,服务民生更暖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45公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和全域公交全面推行,购置95台纯电动公交车投入城乡专线,开通24条镇村公交线路、设置279个农村站点,偏远山区群众也实现了“出门见路、抬脚上车”。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难有所助。居家养老“戴畈模式”已覆盖全县192个行政村,常态化服务1.98万留守老人,并正向信阳全市推广。营养餐、“两免一补”、特色教育让老区孩子学有所教,医共体、新医改让全县群众病有所医,特困群体关爱工程让困难群众困有所助,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残有所靠……千家万户“小幸福”开花结果,民生成为老区最温暖的底色。
    “踔厉奋发,勇毅笃行。”新县县委书记夏明夫表示,新县将牢记嘱托,奋力实现“两个更好”,努力实现“四示范三高地一家园”目标,奋力谱写“美好生活看信阳,幸福体验在新县”的绚丽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5-30 19:29 , Processed in 1.3293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