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88|回复: 0

体面碎了一地,夜半美颜顿失——信阳火车站商圈为何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1912 年,汽笛一声长鸣,京汉铁路把信阳拽进现代。“大总统”袁世凯的大管家袁家骥,在离站台百步的地方,营建了中西合璧的“袁家大楼”。彼时,火车是科技,大楼是雄心,水泥缝里都写着“进步”二字。
图为袁家大楼 网络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不过,也许没人能想到,百年之后,同一地点,这个至今仍然是信阳市区最繁华的“福地”——深夜里,最畅销的商品是五块钱一根的烤肠,最大的特色是油烟与吆喝齐飞,最吸引眼球的是三轮小吃车上的LED灯珠。
  门面担当还是“原始丛林”?
  袁家骥把“袁家大楼”选在距站台百米处,看中的正是铁路带来的现代流通效率。
  那时的信阳,以火车站为圆心,银行、邮局、戏院、洋行次第开张,城市第一次拥有了“中央商务区”的雏形。
  时间来到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与商业文明随着已经随着京广铁路的钢轨在豫南大地扩散,信阳火车站区域更是领风气之先,成为各种商贸业态成长的沃土。
  但是,管理的滞后,使得这个区域各种乱象肆意生长:建筑杂乱,街道逼仄,环境脏乱,坑蒙拐骗如家常便饭。 微信图片_2025-08-21_212136_165.jpg

微信图片_2025-08-21_212127_042.jpg
微信图片_2025-08-21_212121_868.jpg
微信图片_2025-08-21_212117_452.jpg
微信图片_2025-08-21_212111_682.jpg
微信图片_2025-08-21_212104_042.jpg
微信图片_2025-08-21_212059_830.jpg
  信阳火车站区域的繁荣,让人既爱又恨:爱,来自它的烟火气和包容性;恨,则来自脏乱差和无序的环境。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信阳火车站区域的改造和升级是城市进化的必然。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万家灯火城市广场的建成和投用,国际连锁超市沃尔玛来了,国内头部连锁影院开了,一线服装大牌扎堆,一个体面、有序,又保留烟火气、平民性与包容性,甚至有点国际范的商圈,成为信阳的门面担当。
  遗憾的是,这种欣欣向荣,只是昙花一现。仅仅不到十年,今日的信阳人谈起火车站南的这片繁华旺地,话语五味杂陈:
  “那儿热闹啊!”——笑里夹着骄傲;
  “那儿太乱了!”——笑里夹着嫌弃。
微信图片_20250821205244_9_25.jpg
微信图片_20250821205243_8_25.jpg
  骄傲与嫌弃,被同一锅地沟油黏在一起,像极了一场跨世纪的反讽剧:我们用一百年学会修铁路,却在一夜间把秩序拱手让给“谁抢到谁有理”的丛林。
  包容不是借口,治理不应留缺口
  这一切,源于城市管理的“留白”。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画面,就是“坐商”不断被“游商”驱赶出自己的赛道,被迫加入街头内卷,让原本属于商家、消费者应有的体面,成为街头叫卖声中的无序和喧嚣。
  所有人看似都没有错,但是一座城市的门面蒙尘,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不断上演。
  当下的零点,万家灯火广场东西两端,肉眼可见的,是各色小摊蜂拥路边,把原本畅通的民权大道、本来就逼仄的胜利路,挤兑成“羊肠”。小摊的美食香气四溢,“城市会客厅”陡然变回10多年前的“脏乱差”。
  别急着骂摊贩。摊贩只是水,管理才是渠。渠没修好,水当然四溢。
  管理者呢?未眠的城市,不应该留几个守夜人吗?
  可偏偏有人把水患当风景,把泛滥当包容。他们引用《清明上河图》的桥段,说街头叫卖是城市灵魂。我却想问:张择端画的是北宋的繁华,还是北宋的无奈?若宋朝有冷链、有二维码、有下水道,汴京人还会把鱼摊摆在御街中间吗?
  万家灯火城市广场早已铺好地砖、装好 Wi-Fi、埋好下水道,万事俱备,那句“不准”却越来越难听到——
  不准在消防通道摆摊;
  不准用高音喇叭对旅客进行声波轰炸;
  不准把潲水倒进雨水篦子。
  一句“不准”,不是歧视穷人,而是保护更多的穷人:那些借钱装修、缴税、办证的坐商,那些靠窗吃面的旅客,那些凌晨四点扫街的环卫工……
微信图片_2025-08-21_212136_165.jpg
  烟火需要炉台,更需要烟囱。否则,浓烟弥漫,任何厨师,都无法立身,更别说烹制佳肴美味。

  新加坡牛车水(著名街区)把摊贩锁进18 个固定铁框,每晚十一点,地面必须亮到能照出人脸;台北士林夜市给每个油锅贴上二维码,扫一扫,油的身世、摊主的前科,一目了然。就近的而言,羊山新申河夜市,在白天看不出地面的油渍,而每个夜晚,都有成千上万人在此大快朵颐。
  技术从不冷血,它只是让良心有处安放。规则之下人人平等,它需要的是执行的决心。
  城市就像一口火锅,食材可以百无禁忌,但汤底必须清澈。
  把秩序当底料,烟火才能烫得安心;
  把包容当管理空挡的借口,最终所有人都得一起咽地沟油。
  烟火与文明应共生共荣
  如果说城市如一位优雅的美女,白天妆容精致,端庄大方,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夜晚华灯初上,她也应该洁净清丽,以独特的魅力与韵味,保持着应有的优雅。
  城市现代化不是简单的“高楼大厦”,更不是“一放了之”的街头自由。它需要法治的边界、数字的精度、产业的厚度。
  当高铁日渐抢走百年老站越来越多的旅客,信阳火车站商圈与新兴商圈,不应像绿皮车和高铁车厢那样区别明显。
  希望人们记得的不只是袁家大楼的古老穹顶,还有一套让烟火与文明共生的现代治理范式。唯有如此,城市才能既容得下一碗热干面的温度,也撑得起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本文由“信笔”公众号独家锻造,欢迎原文转发,谢绝抄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25 00:35 , Processed in 1.2491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