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至25日,2025年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会议在四川宜宾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执法工作成效,分析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2025年执法工作。
过去一年,从加强重要时段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到配合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和热门演出、景点“黄牛”问题整治,再到纵深推进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相关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的指导下,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切实抓好执法队伍建设、执法效能提升、市场秩序规范、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以高水平执法效能助推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年,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检查各类场所302万余家次,办结案件4万余件。
健全执法体制机制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出路;规范,是执法权力运行的行为标尺。一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的指导下,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持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和队伍建设,切实强化执法监管和协调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密切跟进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关注执法队伍建设情况。开展“十五五”期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效能提升研究,形成“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进一步加强跨部门执法协作,召开2024年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印发联席会议年度要点并推进实施。
四川省积极争取省委编制部门支持,成都等13个市(州)以“上收”形式实现“同城一支队伍”,11个县级执法队伍从“大综合”回归文化和旅游部门。
北京市健全完善执法考核办法,着力做好“五个转变”(从全面用力向聚焦中心的转变,从市区共管向厘清权责的转变,从注重执法数量向注重案件质量的转变,从习惯于现场执法向非现场执法的转变,从就执法说执法向主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转变),全力推动执法观念和执法方式的全面变革。
河北省落实地方机构改革统一部署,实现设区市级执法队伍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通过网格化管理方式实现监管全覆盖。推进跨区域执法协作,针对京津冀三地跨区域经营较多的现状,通过联合执法、协查办理等,切实提升跨区域执法效能。
浙江省适应“大综合一体化改革”需求,构建覆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全链条的“指数化”管理机制,实现执法工作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每月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数据进行全量分析,发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数据监测报告。纵向上分析每一个执法机构的亮点和薄弱环节,引导当地及时发现不足,调整工作重点;横向上比较各地执法工作在全省的位置,形成力争上游的工作格局。
辽宁省大连市践行“服务型执法”理念,依托入企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主动听取企业诉求,了解市场现状,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引导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切实解决经营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大力整治突出问题
印发通知,部署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执法监管工作;推进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公布典型案例……2024年,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的指导下,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切实加强重要时段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展现新作为。
山西省针对《黑神话:悟空》爆火带来的流量,指导全省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扎实做好执法保障。节假日期间,组织执法人员赴“小西天”等热门景区开展现场执法检查、秩序维护和举报投诉处理,以执法的力度和温度助推山西文旅“火爆出圈”。
广东省坚持线上线下同步监管、双向发力,着力整治未经许可经营、不合理低价游、诱导消费等突出问题。依法查处拒绝履行合同、擅自变更行程、降低服务品质等经营行为,配合公安、海关等部门打击旅行社以低价吸引游客参团走私水货等违法违规问题。
云南省围绕落实《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部署,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全省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在重点时段、重要路段联合开展路检路查,对投诉排名靠前的购物店、旅行社进行重点监管。
江苏省南京市始终把受理核查群众投诉举报作为执法办案的主要方向,建立由技术监管与指挥中心对投诉与举报线索进行整理分发、属地支队实地查处的投诉与举报办理的工作机制,形成文旅市场举报闭环管理。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年来,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加强执法信息化科技化支撑,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不断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召开执法信息化建设座谈会,印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网络监测系统建设指南(试行)》及相关规范,引导各地强化执法工具手段。推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持续优化,按期完成系统升级任务。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地方共享执法数据,减轻基层负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打造政治坚定、行为规范、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为目标,通过业务培训、集中办案、交叉检查、案卷评查等方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
江苏省组织开展执法业务培训、以案施训、集中办案活动。开设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在线微课堂”29期,培训人员1.9万余人次。强化人才培养,组织实施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强基”“青蓝”“星火”计划,全省共建立“青蓝对子”114对,确定培养对象139人。
江西省常态化实施业务提升计划,深化岗位练兵竞赛,有效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南昌、九江、吉安等设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组织线下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
山东省坚持边执法边普法,针对演出、娱乐等领域,以及“不合理低价游”等突出问题,开展执法督导检查,并发布典型案例51起,制作宣传短视频及展板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领域宽、对象多、任务重、压力大,特别是当前,文化和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变化、人工智能生成等新技术加速应用,执法监管快速反应、及时处置能力不足的短板更加凸显。2025年,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将优化升级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持续加强数据对接共享与分析研判。开展旅游市场智能监测与数智执法关键技术、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等研究。完善各市场领域执法办案指南,优化集中执法检查方式,提高问题发现、线索核查、案件查办能力。研究制定推动旅游纠纷多元化解指导意见。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记者 魏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