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98|回复: 0

治疗心绞痛重在调理气血、通络止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5 12: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记者王晓伟图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张晓艳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心绞痛一词,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在心绞痛的治疗上,中医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中医理论,心绞痛的发病与心脏功能失常、气血瘀滞有关,治疗原则为调理气血、通络止痛。

  心绞痛的主要症状是心前区及胸骨后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放射到左肩、左上臂、左侧无名指等部位,常在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情况下发作。研究发现,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肌缺血性疼痛。此外,心绞痛还可能与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其他心脏疾病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心绞痛属于胸痹的范畴。中医认为,胸痹的发病与心、肝、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中以心脏为主导。心主血脉,如心脏功能失常,则血脉不畅,进而引发胸痹。中医还认为,寒邪侵袭、饮食不当、情绪波动等因素也可导致气血瘀滞,引发胸痹。

  中医诊断心绞痛主要依据症状和舌脉表现,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舌质多见紫暗、苔腻,脉象以弦脉、涩脉为主。中医治疗心绞痛的主要原则是调理气血、通络止痛,一般会根据心绞痛的不同症状和病因,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中药方剂和针灸疗法为主。

  中药方剂常用的有丹参饮片、川芎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针灸疗法常用的穴位有内关、曲池、心俞等,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达到缓解胸痹的目的。

  其他疗法包括拔罐、推拿、艾灸等。在心绞痛发作时,可以采用拔罐的方法,将罐吸附在疼痛的部位,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通过推拿按摩胸部和背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胸痹症状。采用艾灸的方法,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温热刺激,可以达到调整气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心绞痛患者应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中医认为,心绞痛患者的饮食应以温热、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心态,对于预防和缓解心绞痛也有很大的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4 05:47 , Processed in 1.5721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