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92|回复: 0

 预防碘对比剂造成肾损伤及时进行水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30 09: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王华云

  为了满足临床上疾病诊断的需要,CT检查中碘对比剂的使用率明显增加。碘对比剂经静脉注入后经过血液循环,通过肾脏代谢,最终几乎全部以原形经尿液排出。该类药物普遍渗透压高,经肾小球滤过后大量碘对比剂会暂时停留在肾小管,造成红细胞高渗状态下失水,增加了肾脏的负担,超负荷后会诱发急性肾损伤。

  为了保护肾脏,可以在注射碘对比剂前后进行水化,增加肾组织的灌注,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及肾小管中对比剂的浓度,加速尿液的生成,促进对比剂的排泄。

  常用的水化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口服水化和静脉水化。

  对于不限制饮水量的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法进行水化。该方法简单且容易操作,检查前2~3小时开始饮温开水纠正亚临床脱水状态,首次500~600mL,随后每隔半个小时饮水200mL以维持尿液生成速度从而降低肾小管中对比剂的浓度,直至检查后4~6小时大部分对比剂经尿液排出后可以停止定时进水。剩余的少部分对比剂在肾小管中的浓度已经降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24小时内即可全部经尿液排出,少数患者排出时间稍延长超过24小时。在此期间正常饮水即可,防止饮水过量造成水中毒。

  对于限制饮水量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补液法进行水化。静脉补液优选生理盐水。常规检查前2~3小时至检查后4~6小时,每小时1.0~1.5mL/kg经静脉注入进行血液循环,降低血浆渗透压,增加肾脏的灌注,降低肾小管中对比剂的浓度,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由医生下达医嘱方可执行,门诊患者不宜进行。对于高龄、心力衰竭、肾脏疾病、肝硬化腹水等限制饮水量的患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处于高渗状态下的患者和脱水的患者,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病情,由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后,遵医嘱进行合理水化。

  对于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肾功能异常、脱水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处于高渗状态下的患者,注射碘对比剂造成肾脏损伤的风险性会更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除了水化,可以在注射碘对比剂前及注射后2~3天监测血肌酐水平,有异常及时就诊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7 15:51 , Processed in 1.3938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