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52|回复: 0

胃溃疡反复发作警惕癌变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4 16: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鹤壁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申利敏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侵袭下,防御能力失衡,胃酸会消化自身胃黏膜,造成局部炎性缺损。该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群,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溃疡的严重程度。一些人担心胃溃疡会发生癌变,这种担心有道理吗?

  绝大多数良性溃疡不会转变为胃癌。大多数胃溃疡预后较好,如果诊断为良性胃溃疡后,要积极查明胃溃疡发生原因、进行系统性治疗,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积极根除,大部分胃溃疡均可好转。

  但反复发作性胃溃疡和难治性胃溃疡可能有癌变的风险,这是因为炎症反复刺激会造成组织增生,可能发生异型增生,继而转变为胃癌。需要注意的是,胃镜检查发现的溃疡性病变可能是溃疡型胃癌,尽管一开始活检没有取到癌细胞,短期治疗后一定要及时就诊,再次取到病理才可确诊。

  胃溃疡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腹痛特点呈周期性、季节性和节律性。季节性是指患者常在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时出现腹痛症状;节律性是指在饱食后腹痛,每次吃完饭后半个小时会开始出现腹痛。当出现季节性和节律性腹痛时,应该警惕是否出现了胃溃疡,需要及时就医。

  需要强调的是,因为人每天都需要进食,胃部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无法在环境上达到自愈的条件,如果不经过外界的干预,胃溃疡一般很难自愈。如果经过治疗,较轻症状的患者可在6~8周治愈。但如果泛酸、胃痛、胃胀症状持续不能得到缓解,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胃镜,明确是否具有其他因素造成的胃部疼痛。胃溃疡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但要注意任何治疗方式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发挥作用: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抑酸类药物、保护胃黏膜类药物、调节胃肠功能类药物、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等进行治疗。

  抑酸类药物。包含H2受体阻滞剂,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PPI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可以充分抑制胃酸分泌,防止继续对胃壁造成损伤。

  保护胃黏膜类药物。包括铋剂以及抗酸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片、氢氧化铝凝胶等。可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抵御胆汁、胃酸等消化液的侵害。

  调节胃肠功能类药物。包含胃力胶囊等中成药,可帮助食物在胃肠道内加快蠕动,促进消化,避免食物堆积。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部分患者会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象,可选择四联疗法或者三联疗法治疗。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会需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迷走神经离断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等,手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需要做好术后护理,避免延长恢复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09:42 , Processed in 1.1598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