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53|回复: 0

气管切除术后拔管指征要掌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31 1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恢复室翟淑敏

  原发性气管肿瘤很罕见,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约为0.5%~1%,年发病率为0.1/10万。能给患者长期治愈希望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完全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

  开展麻醉处理时,应该对病患进行全面检查,涵盖肺功能检测、CT等,以此为基础,科学制定麻醉方案。纤维支气管镜能够对肿物活动度、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气道梗阻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同时可以开展病理活检活动。

  在气管麻醉处理时,气道管理属于重要内容,应该保证氧饱和度良好、气道通畅,另外还应该为手术活动提供良好视野。术中通气有两种方式:

  经口气管插管,基于病患清醒状态进行表面麻醉,借助纤支镜可以让细导管穿过肿瘤,进行快速麻醉,对呼吸进行控制。

  气管切开与经口联合通气,使用该方法时应确定肿瘤生长位置。对于近端的气管肿瘤,应该颈部切口。如果肿瘤较大,开展手术活动前出现呼吸困难现象,可以对肿瘤下方进行局麻处理,切开气管。如果无显著呼吸困难现象,则可以对自主呼吸进行保留,开展表麻处理,通过纤支镜向肿瘤上方0.7cm位置引导、固定气管,之后对呼吸进行控制,开展麻醉诱导处理。对远端气管暴露以及切开之后,工作人员将无菌导管插入其中,与麻醉机连接同时进行通气。

  手术时,应该对EKG(心电图)、SPO2(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持续监测,同时进行血气分析,保证呼吸通畅性,避免蓄积二氧化碳,出现缺氧。因为插管过深会导致一侧肺通气量不足,还会增加肺内分流,血流和通气比例出现异常,易导致手术时出现低氧血症。同时,由于病患气道存在梗阻,附近有较多积痰,手术时血液能够通过气管开口向气管导管、呼吸道流入,进而蓄积二氧化碳。所以应尽可能缩短单肺的通气时间,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及时清理气道血液、分泌物,及时调整呼吸参数,PaCO2(二氧化碳分压)应该保持在40mmHg左右。

  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掌握拔管指征,防止出现再次插管问题,还需要防止患者出现躁动与呛咳,在肌张力恢复以及通气满意之后,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全面清除,之后才可以将气管导管拔出。此过程需要相关人员扶住病患头部,防止头颈活动过度,进而保证器官吻合口不发生崩裂。在手术之后,采用常规纤支镜吸痰,充分促进气道通畅。

  总之,气管切除手术对麻醉师的专业素养具有较高要求,在手术全过程中,麻醉师应该与手术人员保持紧密合作,对气道进行有效控制,为病患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16:51 , Processed in 1.17930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