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阳市妇幼保健院 
舒适化医疗悄然成“新宠”,核心是无痛诊疗 现代麻醉学范畴已不局限于手术麻醉,还包括特殊临床麻醉、急慢性疼痛诊疗及无痛门诊、ICU、心肺脑复苏和癌痛治疗及血管痉挛性疾病的治疗等。现在越来越多的要忍耐疼痛和不适的检查也可以通过接受麻醉的形式在放松舒适的状态下进行,现代麻醉的技术和完善的监护系统可以确保正常患者麻醉期间的安全。 
舒适化诊疗是指在专业监护下,由麻醉医生通过静脉使用镇静、镇痛等药物,让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目前常规应用在无痛胃肠镜、无痛宫腔镜、无痛人流等方面。无痛诊疗相当于“睡一觉”就完成了检查和治疗,可显著缓解诊疗前的焦虑、紧张,减少诊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避免因紧张、痛苦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循环波动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对于施行诊疗操作的医生而言,由于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无肢体自主活动,可以更从容、细致、精准地观察或处理病变部位。 无痛诊疗安全性高,麻醉医生能“保命” 无痛诊疗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从目前的临床实践来看,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及身体状况用药,无痛诊疗的安全性是很高的。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会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打鼾、呼吸减慢或停顿、血压及心率下降等情况,极少数人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但在麻醉医生及监护仪的全程监测下,这些异常情况都可以得到麻醉医师团队的及时处理。 
在医院里,麻醉科是一个承担着各种各样手术病人麻醉工作的科室,承担着手术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的任务,常常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麻醉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手术就必然有麻醉医生的出现,“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每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手术医生的精细操作、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更离不开麻醉医生的精准麻醉。 “不会痛但会傻?”权威麻醉医生忍不住要辟谣 很多人担心麻醉后人的记忆力、思考能力会下降。从国内外多年的临床实践来看,这种担忧大可不必。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无痛诊疗的麻醉药物均具有超短效、可逆性的特点,即麻醉药物会快速代谢、无残留,麻醉过后身体功能可以完全恢复。 
麻醉医生使用的是静脉麻醉药,所以在麻醉前需要留置静脉针。实施操作时,通过静脉针推注的麻醉药物起效极快,一般推注数秒后,患者就可以进入梦乡了。麻醉医生会根据诊疗操作的刺激程度以及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用量,保证麻醉深度,诊疗结束后即停止用药,由于药物代谢很快,大约5~10分钟,患者就能从睡梦中醒来。整个过程放松、舒适、无痛苦、无记忆。所谓的麻醉过后人会变傻,记忆力下降,可能只是心理作用而已;无痛诊疗中使用的镇静、镇痛药物成瘾性极低,且药物使用量少,即使短时间内多次使用都不会上瘾。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麻醉医生将会更多地参与到诸如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口腔舒适化医疗、儿童特殊检查等工作中,减少患者就医诊疗时的不适感,为“舒适化医疗”的需求保驾护航。 扫 码 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