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52|回复: 0

2022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开始预约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7 15: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来源:信阳市平桥区妇幼保健院
信阳市平桥区妇幼保健院2022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开始预约啦!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取《黄帝内经●素问》中“春夏养阳”的冬病夏治之意。
为什么要进行三伏贴?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的时段,此时阳气外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祛除病邪的作用。所以在夏季借助自然旺盛的阳气,对冬季容易发病或冬季症状容易加重的疾病以及虚性体质,通过温阳补益祛寒的治疗手段,达到驱散体内留伏的寒气、激发身体产生更充实的阳气,对遇寒易发的疾病的防治效果,提升人体正常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三伏贴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风等寒症。
4.“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消化不良、厌食等。
6.四肢寒凉怕冷,冻疮,免疫力低下等。

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三伏贴的优势


1.绿色疗法,无毒副作用;
2.防病治病相结合;
3.内病外治,操作方便
4.无创伤无痛苦,易接受,效果好。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一、哪些人群慎用或禁用
1
1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
2
孕妇、疤痕体质人群、对贴敷药物或胶布过敏者禁用。
3
严重皮肤病患者禁用,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破损者,有严重湿疹者。
4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5
久病、体弱、消瘦、糖尿病患者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二、“三伏贴”贴敷正常反应
1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2
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3
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三、“三伏贴”注意事项
1
贴敷是一个渐渐起效的过程,即时效果不甚明显。远期疗效较好,需要坚持,3-5年一个疗程。
2
贴敷期间,忌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3
贴敷前最好先洗澡,注意保暖不要受凉,贴敷期间要保证睡眠充足。
4
贴敷后当天不要洗澡。
5
注意保暖,贴敷患者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
6
一般儿童贴敷0.5-2小时,时间一到应及时揭下,切不可为了加强效果,自行延长时间。如延长时间导致皮肤过敏,影响以后贴敷。

如果贴敷后局部出现小水泡,一般不需处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即可,切勿抓破水疱引发感染,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三伏贴常见问题


Q1
婴幼儿皮肤嫩,可以进行治疗吗?
答:冬病夏治采用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儿童是同样适用的,但由于年龄小,儿童敷贴时间不宜过长,2—4小时即可,1岁以下婴儿一般不宜做贴敷,他们的皮肤过于娇嫩,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
Q2
患者正逢哮喘发病期,能贴药吗?如果刚好在发烧呢?
答:经过多年临床证明,穴位敷贴能有效预防哮喘等病症的复发,如遇哮喘正发作时,除了贴药以外,还应该及时到内科看医生,对症治疗;如遇发烧,需要等发烧症状缓解后再敷贴。
Q3
答:药物敷贴后不到1小时,大部分人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刺痒、疼痛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这些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挠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外涂碘伏消毒杀菌,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皮肤反应特别强烈的应求助医生。
Q4
几天
答:可以的,如果因为多种原因未能在指定的几天时间来贴药,可以在“三伏天”这段时间里的前后1—10天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

贴敷时间

伏前加强
7月 1 日—7月15日
头 伏
7月16日—7月25日
中 伏
7月26日—8月 4 日
闰 中 伏
8月 5 日— 8月14日
末 伏
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加强
8月25日—9月 3 日
贴敷周期
6次/疗程
预约和治疗地址:
信阳市平桥区妇幼保健院辅楼4楼
电话:0376-30897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5 19:37 , Processed in 1.2313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