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息县人民医院 2022年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 目前我国的哮喘患者超过3000万,其中600多万是儿童和青少年。也就是说,每46个中国人中至少就有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哮喘。 孩子患上哮喘,“咳咳咳”不停,哮喘不仅折磨了孩子的身心,也让家长备受煎熬。尤其是到了春季,飞絮,尘螨滋生,过敏性哮喘发作愈加频繁。 哮喘防治教育是达到哮喘良好控制目标最基本的环节。哮喘对患者、患者家庭及社会有很大的影响。让孩子和家长正确认识和面对儿童哮喘,是疾病控制的关键。 
为了帮助病患家长正确认识哮喘本质,走出哮喘诊治的误区,息县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于5月3日举办哮喘的科普义诊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报名人员前10名免费监测肺功能。 儿童呼吸道专家儿童医院副院长余涛带大家正确认识哮喘 1、出现什么情况怀疑哮喘? 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在夜间和/或清晨最明显,感冒、剧烈活动或换季多发。 2、为什么会得哮喘? 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 3、哮喘用的“抗炎药”是抗生素吗? 不是的,是吸入型的糖皮质激素,是最强最有效的局部抗炎药物。 4、长期吸入激素治疗会让孩子长不高吗? 在轻中度哮喘的青春期学龄儿童中,低剂量不影响生长发育,中剂量则影响儿童的生长速度。 5、如何选择吸入装置 一般儿童采用有戴面罩的储物罐外接压力定量气雾剂。 6、哮喘患儿为什么要定期复诊,多久需要复诊? 哮喘得到良好的控制并非易事,需要坚持长期、规范和个体化的治疗。建议病初治疗时2-4周复诊一次,病情良好可2-3月复诊一次。 7、适合哮喘患儿的运动有哪些? 游泳、步行、跑步、自行车和瑜伽等。 哮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在治疗过程中,慢病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及时正确地诊断,进行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哮喘患者完全可以拥有正常的的生活和学习。 哮喘目前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但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儿童气道逐渐发育成熟和完善,部分哮喘患儿到青春期后表现为自然缓解,比例达60%以上,养育孩子的路上,健康始终是父母的底线。 
余 涛 大学本科,息县儿童医院副院长,医学学士,主任医师,信阳医学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第二批息县学术技术带头人。 尤其对儿科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生长发育(矮小症)、儿童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等有独到的见解。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多次荣获”十佳医师、“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吴家颖 护师,呼吸专科护士,本科,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科室带教组组长,擅长肺功能监测、无创吸痰、过敏源皮肤点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