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35|回复: 0

答复啦!事关“信罗一体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2 15: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54221号提案的答复信发改综合〔2020〕309号 提案答复
张长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信罗一体化打造信阳后花园”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信罗一体化工作进展
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全省各地级中心城市进行组团式发展建设,同时确定了62个城市组团,其中信阳市城市组团包含罗山县和明港镇。《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建设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六区联动形成的复合型新区为中心城区,以40公里范围内的鸡公山管理区、罗山县城和明港镇作为三个卫星城,构建“6+3”中心城市框架。之后,《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推进“信罗经济一体化”,并将罗山县定位为:面向中部地区的宁西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和以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周边配件为主的信阳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积极打造成为信阳中心城区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和配套服务基地。
今年5月29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信阳建设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推进信(阳)罗(山)一体化、潢(川)光(山)一体化发展,至此,信罗一体化正式提出,并作为省委文件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


二、信罗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从地理空间看,罗山县位于信阳中心城区以东40公里,是唯一一个与中心城区接壤的本市县城,有G312、沪陕高速、宁西铁路3条快速通道与市区相连,是东部7县往西到信阳的必经之地。信阳中心城区向西、向南发展受地理条件制约,向东地势开阔,基础设施较好,长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充足。从发展需求看,《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信阳建设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到202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突破150万,跨入大城市行列”,《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提出“推进产城融合,引导人口集聚,增强信阳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市辖区规模结构,力争2025年形成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按照以上目标和要求,推动信罗一体化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将是十分必要之举。从产业协作看,罗山县谋划了罗湖生态科技城项目,城市发展实现向西推进,主动与信阳中心城区东向发展相衔接。罗山县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与高新区形成互补,建材专业园区与上天梯等建材企业密切联系。同时,罗山县还为中心城区提供了优质农副产品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信罗一体化下阶段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论证研究。今年恰逢“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我们将积极推动信罗一体化作为我市“十四五”期间重大战略思路,借助“十四五”规划编制专班开展专题研究,结合落实《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再梳理、再论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脉络。二是强化组织协调。我们将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分别成立高规格的信罗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人专班,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信罗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全面做好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三是突出规划引领。我们将密切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配合,结合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契机, 对信罗一体化如何在空间上“拉框架”“落棋子”开展研究。适时开展信罗一体化总体规划编制。四是探索示范先行。积极探索建立信罗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研究制定支持一体化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同时,谋划实施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线性工程和通道项目,促进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联系人: 胡明辉 电话: 6365021
来源: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罗山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2 06:21 , Processed in 1.2056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