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0|回复: 0

委屈新娘深夜发朋友圈:千万不要和心穷的人交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7 09: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以最大的诚意去交往,但是要远离不知回报的人。
  最近微博关于“18个同事共随礼1314元”的热搜,十分有趣。结婚设宴,迎来送往,本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不过新娘小徐却十分受伤:公司18个同事派了两个代表参加婚礼,合起来就给她发了一个1314的红包。原本一张大桌孤零零坐了两个人,相比丈夫同事那边热闹的情景,小徐有些下不来台。“他们结婚的时候,我最少也要随礼300块钱,可如今到我结婚,却来这么一出。”小徐说,“这不是欺负人吗?”1314听上去吉利,仔细一算,人均不足百元,加之老公调侃“不晓得同事关系有多差”,令她越想越恼火,随后,她把此事发到朋友圈吐槽,并屏蔽了同事们。
  没想到,这件事被人搬上微博,各大新闻媒体争相转载,不但上了热搜,还掀起了诸多评论。有人说同事不厚道,也有人说小徐不大气。小编认为,真正的冲突,是小徐感觉没有得到应得的“回礼”,而同事觉得没去吃饭,少拿点钱也无所谓。份子钱,本该是锦上添花之举,却常常变成给新人添堵。
  我很理解小徐的委屈——我让你人前显贵,你让我脸上无光。
  记得表妹结婚时,姨妈特意叮嘱她:成家过日子,一定要有个礼账本,人情往来,无论是东西还是钱,要记清楚,该还礼的时候只能多,不能少,这是做人的规矩。你借我十分,我还你十一分,多的一分是情分。
  与人交往的最佳平衡状态,不就是双方都不吃亏,感情却日益深厚吗?做人最大的体面,是有人喜欢你的礼尚,也欣喜与你往来。
  知乎上曾有人提问:“一直付出,却得不到回应的关系要不要坚持?”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放弃。
  其中有个高赞的评论:“大学时,我帮一室友打了四年的水。结果有一次我想让他帮我从食堂带个饭,却遭到了拒绝。当时真的挺伤心的,大学毕业后我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他。很多关系付出得不到回报,让人绝望。”
  与人交往,重在有来有往。一段长久的情谊,从来不是靠单方面的支撑维系。没有回应的关系,终归是一条死路。
  要知道,你每一次贪的小便宜,每一次的小聪明,都在败坏你的人品。
  就像《礼记·曲礼上》上说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为人处事最美妙的,是为对方付出时,不记挂在心上,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收到回应。
  去年,马云用2000万美金回报当年200澳元的新闻,让人津津乐道。早在八十年代,澳大利亚的Ken Morley来华,住在杭州,期间认识了16 岁的马云。Ken没有上过大学,但对马云要上大学的想法非常支持。Ken经常和马云谈起纽卡斯尔大学,鼓励马云奋斗。两人平时主要依靠书信交流,每次马云写的英文信,都会得到Ken的修改,细致到修改他的每个单词和语法。每隔半年,Ken会给马云邮寄一张支票,两年时间内,他给马云一共寄出了两百多澳元。几十年过去了,虽然Ken Morley已经去世,但马云一直将Ken视作为他开启世界之窗的导师。2017年马云来到Ken的故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用自己和Ken的姓氏命名“MaMorley”奖学金,出资2000万美金,以此回报Ken当年的知遇之恩,并用这笔奖学金去帮助更多的人。马云的这份知恩图报,应该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最好诠释了。
  没有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他一定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要感之、念之、回之,才会有情谊深厚,天长地久。
  香港首富李嘉诚说过:“不要让和你交往的人吃亏。”聪明的头脑,是意识到别人是否开心,而善良的内心,是不占他人的便宜。与人相处,如同山鸣谷应,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
  真正有修养的人,会把握好与人相处的分寸感,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舒适:
  邻居送来制作的点心,会用家乡的特产回赠;同事帮忙加了一个班,会请他吃饭以示感谢;即使朋友借了一笔钱,也会在还款时,再多加一个红包作为利息。
  人与人之间长久的和谐相处,是建立在礼尚往来这一原则和基础之上的。人生在世,一辈子会遇见许多的人,有些人值得我们真心相待,有些人却不值得。
  那些心穷的人,如同冷血的蛇,多少的暖都捂不热。而内心富有的人,脸上带笑,心里有光,旁人总是能从他身上汲取能量。
  这个世界并不薄凉,远离不停消耗你的人,把你的好,留给那些懂你的人,你的世界才会深情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3 01:09 , Processed in 1.8580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