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30|回复: 0

 河南省肿瘤医院为淋巴水肿患者带来新希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7 08: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淋巴管上“穿针引线”重建淋巴回路

  患者术前术后对比受访者供图

  □记者梁露露实习生陈俐颖

  “我这淋巴水肿可算治好了,以前胳膊肿得像充气的气球,穿衣、吃饭都困难,每一天都在疼痛中度过……手术之后感觉前所未有地轻松。”

  两年前,李女士经历了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后一直饱受淋巴水肿的折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女士了解到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是治疗淋巴水肿的一种创新手段,听闻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郭旭辉通过该手术成功帮助多名淋巴水肿患者重拾健康,便慕名前来。

  巧手“穿针引线”

  重建淋巴回路

  LVA堪称显微外科领域的巅峰之作。淋巴管的直径微小,通常不超过0.5毫米,需要医生在高倍率显微镜的辅助下,找到比头发丝还细的淋巴管,还要通过极细的缝合线,将薄如蝉翼、脆弱至极的淋巴管壁和静脉缝合得滴水不漏,重新建立淋巴-静脉回流通路。

  12月初,李女士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淋巴水肿乳房再造门诊,郭旭辉为其仔细查体后,决定为其进行LVA治疗。

  手术过程中,郭旭辉医生团队依据荧光显像技术,在患肢设计了六个2厘米左右的节段性切口。随后,借助高倍手术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在每一个微小的切口内,将比头发丝更加纤细的淋巴管与周围的小静脉进行吻合。

  “目光需如鹰隼之锐,意志应似磐石之坚。一台手术下来至少五六个小时,其间医生必须全神贯注,不容分心片刻。任何微小的颤动、哪怕是周遭的一丝声响,都可能干扰手术的精准度。”郭旭辉讲道。

  慢工出细活,经过300多分钟的“穿针引线”,接“活”了李女士的淋巴回流通路,瘀滞的淋巴液进入静脉,达到分流减压的目的。

  术后当天,陈女士的上肢就开始明显消肿。经过3天的恢复,顺利出院。

  LVA手术让淋巴水肿

  患者重拾生活自信

  郭旭辉表示,淋巴水肿会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导致感染和皮肤纤维化。在卵巢癌、乳腺癌等手术中,淋巴结清扫会破坏周围聚集的淋巴管,导致淋巴液无法正常回流,进而在手臂或腿部积聚,导致肿胀。

  以乳腺癌手术为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10%~60%。一旦确诊,应立即到专业的淋巴水肿乳房再造门诊就医,以获取专业的治疗与护理。

  外科治疗,尤其是LVA,在遏制淋巴水肿的恶化进程及缓解症状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前沿的微创技术,具有效果直接、适应证广、可重复性高、恢复快等优势,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实质性的生理改善,更在心理层面给予了她们重拾生活自信的力量。

  据了解,这项手术的技术门槛极高,全国范围内能够熟练掌握并成功实施此手术的专家屈指可数。河南省肿瘤医院淋巴水肿乳房再造门诊凭借其卓越的专业团队与尖端医疗设备,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该门诊在2024年已完成LVA手术30余台,为众多乳腺癌患者及淋巴水肿患者带来了福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1 19:21 , Processed in 1.1801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