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24|回复: 0

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8 0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方文化广泛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高校思政课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地方文化在精神内涵、价值底蕴等方面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高度契合,不仅为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同时也能够通过对学生思想行为、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影响,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因此,数字化时代,探索地方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将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新课题。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状

从地方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当前地方文化资源的保存程度和利用规模总体不高。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方文化资源分散在不同区域,呈现松散无序的特征,这就导致资源收集效率较低,且一些地方风情与人物事迹的记载形式和载体也相对单一,更多是依靠文字记载和口头传播,也给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了困难。同时,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由于缺乏充足的人力和财力,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缺乏合理规划,存在探索不足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育人实效的充分发挥。此外,地方文化的融入形式也没有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缺乏创新的育人思维和教学方法,融合效果不佳。

从数字化技术的角度出发,许多高校虽然在思政教学中积极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高校和教师并没有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层面实现根本性的革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场景的创新设计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比如部分高校为了提升思政课的信息化水平,打造了先进的教学场景,虽然娱乐性和创新性十足,但并没有准确传达教育内核,也没有给思政教育带来更好的效果,而且技术设备更新和维护的高昂成本也使学校财政难以承受;部分高校在信息技术植入的过程中丢失了思想政治课的人文情怀,以线上操作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仅弱化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也让对学生与教师的考核评价过于依赖数字指标,而忽视了其他人文因素。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路径

第一,整合地方经典,建立文教资源库。高校要想将地方文化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就必须对优秀的地方文化进行广泛的收集、整合和共享。首先,要通过与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挖掘地方文化教学资源。要将当地的地方志、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书面资料,以及历史博物馆和文化展览馆等实物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将各个地方彼此关联但却彼此分离的文化资源整合为一个能够推进社会建设步伐的大型文化系统,以打破各地方地理障碍和各主体思想障碍,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丰富养分。其次,为了方便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包含各种储存形式的地方文教资源库,以便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查阅并检索获取,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和学习成效。同时,还可以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文教资源转化为数据形式,建立线上图书馆,方便教师和学生以更快捷的方式了解相关专家对地方文化的前沿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高校教师可在文教资源库海量存储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规划教学内容,将其适宜部分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利用数据库的开放性和多源性来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可依托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通过岭南灰塑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充分发挥其美育价值,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倾听岭南传统建筑的自白,实现启智润心、沟通心灵、文化认同的积极效用。

第二,创新教学形式,提升线上参与度。大学生具备意志力强、接受程度高、思维范围广等特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理论式的教学语言,要用更现代化、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和诠释地方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政价值,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次,在理论课堂上,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样化的媒介载体来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价值。例如,可以在思政课上播放介绍和推广地方文化的电影、音乐、动画和纪录片,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和感悟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开发或利用移动应用工具和互动学习平台也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形式,通过多媒体、自媒体的开放性,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我,进而增强其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索的意识。最后,高校可以利用各类线上直播平台组织有关地方文化的节庆活动与民俗展览,让学生通过互动参与的方式来增强对地方文化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可利用当下热门的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虚拟体验场景,以阐释地方文化精神力量,打造多维立体、沉浸交互的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与趣味性。

第三,立足学生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在整合各种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思政课场景在广度、深度上的创新。首先,思政课教学场景的设计应立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高校传统教学场景中发掘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优秀的地方文教资源,实现思政课教学创新。其次,要结合数字化时代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构建融合新技术的全新教学场景,以达到培养与时俱进人才的教学目的。同时,要在明确学生学习特点和进展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实践教学,改善地方文化与思政课结合存在的内容上高大上不接地气、形式上刻板僵硬不灵活等现象,围绕丰富深厚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等,与文化企业或机构建立实践教学联系,将思政课教学置身于各地方文化建设发展的时代图景中,通过历史遗迹走访、文化展馆参观、文化情景剧创作等文化实践活动,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要牢牢把握多元化、差异化的趋势,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和接受程度设计教学场景,在了解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调整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与地域的相连让全球范围内逐渐产生了文化趋同现象。而在实践中,高校的思政教育普遍存在着对地方文化传承和融合不足的问题,因此,高校和思政教师应不断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在先进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思政教育体系,不断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金梭,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11-26 17:53 , Processed in 1.2801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