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6|回复: 0

 乌头碱中毒表现为三大症候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8 16: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乌头类生物碱简称乌头碱,是指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乌头属植物中的一类生物碱。含有乌头碱的一些药物,治疗风湿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疾病有一定疗效。乌头碱治疗安全窗较窄,临床上时常见到一些患者自行服用川乌、草乌、附子,因加工处理不当,或自行炮制药酒过量服用导致急性中毒。

  乌头碱分类

  乌头碱主要存在于乌头属植物中。根据其药理活性一般分为二酯-二萜生物碱、单酯-二萜生物碱和未酯化-二萜生物碱。二酯-二萜生物碱为主要毒素,包含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可造成心脏与神经毒性。二酯-二萜生物碱通过水解、酯酶转化形成中度毒性的单酯-二萜生物碱,其进一步转化为低毒性的未酯化-二萜生物碱。川乌中二酯-二萜生物碱总量为0.15%~0.75%,草乌为0.05%~0.17%,附子中二酯-二萜生物碱总量≤0.02%、单酯-二萜生物碱总量≥0.01%。

  乌头碱中毒机理

  乌头碱脂溶性比较高,经口摄入后在胃肠道内吸收,过量服药后10分钟即可发病,半小时至1小时内起病较多。口服0.2毫克即可产生中毒症状,致死剂量为2~4毫克;毒性成分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心脏、脑等器官次之。它主要经肝脏代谢,肝脏的药物代谢酶通过多种转化和代谢形式对乌头碱进行代谢,降低其毒性。肾脏是毒素排泄最重要的脏器,毒物经肾脏完全排泄需数天,有肝肾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毒后药物代谢更加缓慢。

  乌头碱中毒主要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造成多种心律失常,也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造成心肌细胞的非正常死亡。同样,乌头碱可损伤神经系统,继而损伤呼吸的“司令部”,导致死亡。

  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三大症候群。首发症状为口周及面部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心悸等,也可出现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头痛、出汗、抽搐等。严重中毒者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以及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乌头碱中毒的治疗

  乌头碱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凡是有服用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含有乌头碱类中药或炮制并饮用药酒史者,一旦出现上述不适症状需即刻拨打120送医院抢救。乌头碱类经口服用后1小时内即可达到血液浓度高峰,应尽早催吐和洗胃,超过6小时的洗胃时间窗,仍可酌情洗胃。一般多用清水洗胃。洗胃后,可给予活性碳保留吸附,20%甘露醇、硫酸镁等导泻,促进肠道毒物排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5 08:06 , Processed in 1.5583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