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9|回复: 0

确诊高血压后为何还要做检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1 17: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漯河市中心医院吴莉

  在门诊的时候,经常会有高血压患者问:“医生,我就是血压高,开点儿降压药把我血压降下去就行了,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查呢?”其实,诊断高血压之后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掌握病情,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要知道的是,一些患者有明确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比如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喝酒等,但他的高血压不一定就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在这些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可能还有其他病因导致的血压高。

  今年4月份,在门诊遇到一位50岁的男性,确诊高血压10余年,其母亲也是高血压患者。虽然他一直坚持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血压控制不佳。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他是右侧肾上腺长了一个腺瘤所致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高血压。将腺瘤切掉之后,患者血压控制得很好。但遗憾的是,由于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遗传因素引起的血压高,10余年没有及时检查以明确诊断,导致他已经出现了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肾脏损害等器官损害。

  今年8月份,在门诊遇到另一位患者,其确诊高血压4年,血压同样控制不佳。后经相关检查,明确是右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可惜的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肾动脉狭窄,不仅导致血压一直控制不佳,而且该患者右侧肾脏就像禾苗缺水一样因缺血而逐渐萎缩。

  通过上述两个病例,我们可发现诊断高血压之后进行相关检查的重要性。具体来说,这样做有以下作用:

  确定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如肾动脉狭窄所导致的血压高等,如果不检查大约20%的各种继发性高血压会误诊。

  了解心脏、大脑、肾脏、眼等重要器官是否受到高血压的损害。

  了解高血压患者是否还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肥胖、左心室肥厚等,或伴有其他合并症,如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糖尿病等。

  需要提醒的是,明确高血压病因之后,在选择降压药物时也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比如,有的患者已经出现高血压肾脏损害或者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尽量选择可以对这些器官损害有改善作用的降压药物。有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高血脂、糖尿病,尽量避免选择会影响血脂、血糖代谢的降压药物,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患者,尽量避免选用利尿剂等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1 01:34 , Processed in 1.5616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