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96|回复: 0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注意训练体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8 08: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二病区高石娟

  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均可改善受损的功能障碍,预防并发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在这个时期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与各类并发症,稳定病情,缓解症状,消除影响康复疗效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好脑卒中康复的风险管理,避免脑卒中复发。

  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康复训练体位。

  抗痉挛体位,又称良肢位。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良肢位摆放患者可预防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或肌肉萎缩,防止压疮、肺炎及深静脉血栓的出现,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垫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垫枕上,既不外旋,也不内旋,避免足内翻。

  患侧卧位。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腕、指各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垫枕上。患侧卧位时,康复人员应注意患肩、患髋不能压在身体下面。

  为促进康复,可进行如下训练或治疗:

  被动关节活动。为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加感觉输入、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可分别进行肩关节外展、屈曲和外旋,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屈曲和伸展,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足背屈和外翻运动。每日两次,直至主动运动恢复。避免因粗暴动作而造成软组织损伤,多做一些抗痉挛模式的运动,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伸髋、屈膝、踝背伸等。

  床上活动。早期床上活动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急性期主动训练都是床上进行的,目的是使患者独立完成各种床上的早期训练后达到独立完成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位的转移。如桥式运动,是指仰卧位,上肢伸直放于体侧,双下肢屈膝髋,足平踏于床上,伸髋并将臀部抬离床面,下肢保持稳定,持续5~10秒。

  按摩。按摩对患侧肢体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并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对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按摩动作应轻柔、缓慢而有规律。

  针刺。通过深浅感觉刺激,有助于局部肌肉的收缩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6 00:48 , Processed in 1.4268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