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息县第一医健集团 你了解一场生命的延续过程吗? 当亲人离开这个世界, 你希望亲人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世上吗? 也许,我们无法预知生命之旅如何结束, 但是在那不幸时刻来临之即, 我们可以选择器官捐献, 为他人的新生带去希望, 让生命之花继续绽放。


人体器官捐献知多少
为什么要捐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脏器衰竭患者对器官移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体器官来源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某些器官衰竭患者来说,器官移植是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每天都有许多患者承受着与死神搏斗的煎熬,焦急地苦苦等待着。遗憾的是,相当多的患者尚未等到器官移植便离开了人世。 
1.什么是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是公民逝世后,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用于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患者,使其能够延续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2.什么是遗体捐献 遗体捐献是公民逝世后,将遗体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给医学院,用于医学教学、科研等。
3.器官、遗体捐献意义 器官捐献是挽救垂危生命、传递人间大爱、展示人性光辉、体现社会进步文明的崇高行为,对于那些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是重生的希望;对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来说,是生命的延续,是寄托哀思和发扬博爱精神的一种方式;对社会来说,更是体现了人间大爱和人性光辉,值得全社会高度赞扬和传承。 遗体捐献是一种高尚行为,对医学教学、科研、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是恩泽社会、利国利民、造福后人的善举,是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4.哪些器官可以捐献 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眼角膜等都可以捐献,进行器官捐献时,由医疗专家现场评估。
5.只同意捐献某个器官而非全部器官,其它器官会被摘取吗? 公民逝世后启动捐献程序,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会与捐献者直系亲属书面确定捐献意向,器官获取手术过程中,医生将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严格按照捐献意愿获取捐献器官。
6.捐受双方是否可以了解对方信息? 根据国际惯例及我国现行政策,在捐献者和接受者之间采用双方互不知晓信息的“双盲原则”。医护人员不会透露双方姓名和个人资料,以避免当事人不必要的困扰,即使进行相关宣传,也要征得家属同意。如果捐献者和接受者双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会告知捐献者家人有关器官接受者移植手术后的进展,并且可担任“捐”与“受”双方的联系,传递关怀。
7.如何进行器官、遗体捐献志愿登记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通过国家管理中心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登记; (二)通过居住地的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机构进行现场书面登记; (三)通过各级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授权的其他单位和组织进行登记。授权的其他单位和组织应统一到国家管理中心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