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仲景大药房 
近期,疫情呈多链式爆发,看到官方通报的数据,一些朋友可能会疑惑: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有什么不同? 确诊病例: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有临床症状,如发烧、咳嗽等;肺部有影像学改变。 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没有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没有发生改变。 为什么本次疫情中 无症状感染者居多? 
与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关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传播性较强,但致病力在下降,因此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症状相对轻微。 与大规模免疫接种有关 随着大规模人群的免疫接种,疫苗接种为保护广大易感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在降低,轻症或无症状比例在提高。 与感染对象免疫力有关 与感染对象的免疫力有关,年轻群体当中更容易出现无症状情况。 目前虽然有不少地区已解封,但是可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哦!在疫情反复的当下,我们应该如何筑牢身体防护墙,抵抗病毒的入侵呢? 
钟南山表示:“不要仅仅依靠口罩、洗手、消毒等预防措施,更需要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免疫力才是硬道理,钟南山也提供了5个增强免疫力的方法,跟小编一起学习下吧~ 一、充足睡眠 疫情反复经常会打乱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使人疲劳,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保持作息规律,建议每天至少睡7小时,有助保持免疫系统的固有节律。 二、平衡饮食 人体免疫系统活力的保持有赖于食物中源源不断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合理、均衡的营养供给是增强抵抗力的基础,任何营养素的缺失,都会造成身体健康的“短板”。尤其是以下几种营养素,在抗疫期间一定不能少。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和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这些物质有助调节身体机能,抵抗疾病。 如果摄入不足会影响组织修复,使皮肤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抗感染能力。 推荐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鱼肉、虾、瘦肉、豆类等。 
维生素C 抗体形成的“催化剂”,维生素c本身虽不具备抗病毒的功效,但其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外界对人体细胞内平衡的干扰,促进抗体形成,维持正常免疫力。 推荐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蔬果,如猕猴桃、草莓、西兰花等。 
维生素A 抵御外来侵袭的“天然屏障”,通过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 维生素A充足时,皮肤和机体保护层(如胃肠道、呼吸道)才能维持正常的抗感染能力和抵御外来侵袭的天然屏障作用。 推荐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动物肝脏、鱼、胡萝卜、南瓜等。 
锌和铁 锌:调节免疫力的“小助手”。 锌是体内两百多种酶和活性蛋白质的激活因素或辅因子,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推荐富含锌的食物:牛肉、动物肝脏、海产贝类、山核桃。 铁:抗体形成的“有力后盾”。 缺铁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抗体产生,导致免疫反应缺陷。 推荐富含铁的食物:肉类、鱼类、肝脏、动物血和奶制品。同时补充维生素C和钙更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哦~ 
三、多晒太阳 冠状病毒具有可预测的传播方式,在寒冷的冬天会繁殖的更快,所以建议多晒太阳,这有助于增加维生素D。 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骨质流失,其对内分泌系统、骨骼和骨骼外靶组织都具有潜在影响。如:促进钙和骨骼的平衡、平衡免疫系统、有助于激素的分泌等。 
日常可通过晒太阳补充,推荐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鱼肝油、三文鱼、蛋黄、蘑菇等。 四、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各器官机能,保护机体免疫力。 
疫情期间若外出锻炼不便,推荐仰卧起坐、原地高抬腿、太极拳等适合室内运动的项目。但也要注意运动有度,循序渐进,高强度的运动带来的疲劳感反而会影响到免疫力哦。
五、日常防护
“解封”不等于“解防”,日常防护措施可不能松懈噢,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负责人。 
室内常通风,外出戴口罩,做好消毒工作,注意手部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 一 外出尽量佩戴N95口罩 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正确佩戴N95口罩可有效减少病毒传播哦。 小贴士:口罩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 ) 二 做好清洁消毒 外出回家后及收取快递、外卖时,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或喷洒物体表面,快递、外卖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部卫生。 ) 三 外出回家漱口 为了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漱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所有的病毒都有进入我们细胞的钥匙,当一个病毒侵入它的目标细胞,它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再打开大门进入目标细胞传播。因此如果您在户外,回家后立即漱口即可有效阻挡病毒。 ) 四 洗热水澡 钟南山还指出:每天简单的洗个热水澡来充分提高体温,就会不利于冠状病毒感染身体,如果每周洗热水澡4次或更多,病毒感染率可下降到60%噢。 

点击上方海报即可进入防护专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