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济美锐大药房 
夏天别忘了给心脑“降降温” 春养肝,夏养心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 热扰心神 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 而此时 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 心脏负担加重 夏季气温超过33℃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增高 高温给心血管 4重暴击
易烦躁 心跳加快 高温环境下,人会变得烦躁不安,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此时心肌容易缺血,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症状。
睡眠差 血压不稳 炎热的天气让人辗转难眠,而且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增大心血管的工作压力。
出汗多 血液黏稠 夏天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出汗较多,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心血管易堵塞,出现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梗。
冷热交替 诱发心梗 空调房和室外温差大,引起血管突然舒张或收缩,可能诱发心梗,老年人猝死风险增大。 7件小事 给心脑“降温” 怎样预防夏季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格外注意7件小事,帮你给心脑“降温消暑”。 1 不要猛回头 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 建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生活中不要有“猛回头”的动作,以免意外发生;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篮球、突然起床等。 2 温差别太大 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 3 饮食要注意 夏季饮食宜清淡,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建议日常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保证蛋白质摄入;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 4 晨练别太早 夏季天亮得早,不少中老年人都有早起晨练的习惯。但在夏天,这有可能带来致命风险。相关研究证实,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10点。 
建议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炎热天气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人多的地方。 5 保证饮水充足 对于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建议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 6 房颤赶紧治 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要大于普通人,尤其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水分流失快,易发血栓类疾病。 建议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中风危险因素,需要的话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药物。 7 血糖别降太低 人体的血糖变化与季节关系非常密切,夏天更易发生低血糖。 建议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一般来说,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之间。
高温天气时 人人都应注意保护心脏 年过50岁的人和心脏病患者 尤其要做好自我防护 
部分图文来源:健康中国、生命时报、CCTV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