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济美锐大药房 中医名家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脾胃论》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说明脾胃虚损为万病之源,养好脾胃则不易生病。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健旺,则人体的气血充足,身体自然康健。医圣张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意即脾胃功能好,人的抵抗力就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不易生病。
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虚 。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中,调理脾胃、顾护脾胃之气为基本的一步。
脾虚的5大表现
舌苔变化 正常情况下舌头呈红色、表面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出现明显的齿痕,舌苔厚白,可能是脾虚有湿。同时,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食欲不振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即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如果食欲不振、腹胀,可能是脾虚所致。
晨起不适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也与脾有关,中医认为脾主升清,清阳不升就会出现,上述表现。 此外,脾与肺的功能是互相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身体湿气重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虚则湿盛,湿气重会出现大便不成形、粘马桶、食少腹胀、口臭、面部爱出油等表现。
睡觉流口水 脾在液为涎,涎俗称:“口水”,是唾液中质地较为清稀者。所谓脾在液为涎是指人体涎液主要由脾气所主管。如果睡觉时流口水,很可能是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 
健脾有方 日常你可以这样做
健脾 饮食戒贪 贪求美味,暴饮暴食,不仅不会增加能量,反而会化生痰湿,消耗能量,所以日常饮食一定不要暴饮暴食,要跟随脾胃运化能力。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饮食以七分饱为宜。
健脾 饮食宜温 脾胃就像做饭的锅,没有温度是不行的,所以要吃温热的食物。一是温度上要暖,不吃寒凉之物;二是性质上是温性的,像水果、牛奶、等都是寒凉之物,不可多吃。
健脾 情绪乐观 思虑伤脾。中医认为: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进而影响脾胃。良好的心态,是一剂有效的良药。
健脾 运动健脾 脾主肌肉四肢。脾虚于人体的表现主要在肌肉、四肢上,所以运动可以健脾,运动的作用可健脾、可升阳、可疏通,同时也是很好的强身健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