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要努力的小王,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一期信阳美食分享,在信阳出差的空余时间,小王给大家“试毒”了,找到了几样令人回味的美食,话不多说,直接上文配图。
与大河南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信阳美食特产极具南方味,主食是稻米不是面食,信阳美食超级丰饶,水里游的山里跑的都是信阳菜,信阳地区能吃的鱼有100多种,虾50多种,信阳人,是河南最会吃鱼的。“江南北国,北国江南”,都是信阳人的乡愁。
这天忙完工作,中午小王和本地同事一块去吃饭,本地同事带着小王去吃了信阳臭肉锅贴、焖罐肉,吃完饭再来上一份信阳的石凉粉,真是人间美哉,下面主要介绍下这三样美食,因为闷罐肉超级超级爆赞,小王特意向同事请教了闷罐肉的做法。
信阳臭肉锅贴
这道美食,在当地,吃家就不多,别说外地了。做法跟其他锅贴一样,大同小异,把臭肉切成小丁,拌和葱姜末、盐,死面擀皮,大蒸饺那大,直径20厘米的样子,摊上馅,包成长方形。大铁饭锅,锅底倒入一瓢水,沿锅沿贴一溜。盖上锅盖,烧火20分钟。过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样子,锅里臭肉味就开始窜出来,过一会有焦香味伴随,勾引食欲,巴不得掀开就吃。
焖罐肉
焖罐肉,古老的江淮特色菜,如今的信阳名菜,历史上并不是一道菜,也不是菜名,而是古人用来保存猪肉不腐坏的方法。怎样把吃不完的肉保存不腐坏,是人类的天性,与生俱来都要琢磨的技术。有了文字记载了,我们知道孔子收取学生的学费,是干肉,干肉放不坏。
不论是焖罐肉,还是坛子肉,凡是流行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地域特点:气候潮湿闷热,农人生活贫困。譬如信阳,横跨淮河两岸,南北交接带,气候潮湿闷热,平均湿度78%,搁在北方就是雨雪天。这样的自然条件,想把肉一放多长不坏,没有千百年的经验还真难做到。
信阳焖罐肉原生态做法:
1、材料是关键。最好是本地黑色土猪肉,部位不限。本地土猪肥膘都在四指厚,脂肪足够,质量上乘,做成后格外香。
2、大块猪肉先抹盐一遍,腌制一周。因为是腊月制作,信阳冬天没暖气,室内温度跟室外差不多,不到10度,不会放坏。
3、腌到时候,温水洗了,切一指厚片,要求片片带皮。起锅烧热,放入猪肉中火炒着。待炒到油脂出来,肉片焦黄,关火。
4、装肉陶坛先用开水洗净消毒,晾干明水。先装入肉片,再倒入炼出的猪油,按紧肉片,使其全部被猪油淹住。待到冷却后,猪油自然凝固,再把坛子口随意封住,厨纸、竹笋叶都行,挡住灰尘就好。然后放在一边不用管它,可放一年不坏。
5、吃的时候,用多少肉挖出多少。信阳本地白萝卜,切片,先炒到带焦黄,加入焖罐肉,放葱姜甜酒酿,炒到出香,加开水,一直大火,烧到萝卜发面,香味浓郁,关火出锅装盆。
石凉粉
信阳石凉粉,炎炎夏日里,看到就透心的凉。一口下肚,凉透了心,包你比吃任何凉粉、冰激凌什么的都凉爽,那种透心的凉爽。
为什么叫石凉粉呢?我原以为夏天石头冰凉,是用这个凉快意境的意思。其实不是,是制作凉粉的主要材料叫“石花子”,一味中药,名字里有石头的石,当然会联想到石头的冰凉。石花子在信阳到处都是,民间自古用石花子的草做中药,种籽做凉粉。石花子的全草可单独治病,就像鬼针草治高血压,都是特效。石花子草的药物作用,对精神病、狂犬病、风湿痛有效果,清热解毒,祛寒镇静,化痰止咳等。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2 16:06 , Processed in 1.20375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