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当前,正值盛夏高温季节,学生暑期长假到来,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全国各地溺水伤亡事故进入高发期。为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切实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升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防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溺水是暑期未成年人安全的重大威胁,防溺水工作是一项事关祖国未来、家庭幸福和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民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暑期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将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有效做好各项工作。要深刻汲取近期各地发生的事故教训,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不断强化暑期学生安全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溺水等各类学生安全事故发生。要认清防溺水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防溺水和涉水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进一步查找和解决工作上的盲点、薄弱环节及问题隐患,着力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二、坚决履职尽责,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协力。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乡镇、村属地责任和各相关单位的社会监管责任,形成政府、学校、家长、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组织推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教师、学生、家长的防范意识,让学生掌握溺水时正确的自救施救方法。要开展学校预防溺水集中教育活动,增强家长预防未成年人溺亡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共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公安部门要在组织基层民警走访活动中,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积极开展事故救援处置、溺亡事故调查工作等。
水利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对水源地、大中型水库、拦河坝闸、输水渠等长年保持有深水的水域,由管理单位在显著位置设立危险警示标识。对重点水域加强巡查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小型水库、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按照管理权限,明确管理人,将责任落到实处。
民政部门要负责牵头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建立台账,会同教育、公安、社团等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强制报告、应急处置、监护干预等救助保护工作机制。
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广电旅游、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在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下,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综合施策,共同推动建立未成年人预防性保护机制。
三、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重点水域监管
当前正处于雨季和汛期,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池塘等水量增大,中小学生离开校园居家期间安全监管措施放松、不安全因素增加。各县、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防溺水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定期召开会商例会,分析研判形势,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工作合力。针对本辖区内各类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池塘、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矿坑等,实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认真查找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摸清学生活动集中区域的水情,特别是河网密集地区,要及时在危险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及时发现险情,迅速消除隐患。要加强对防溺水重点区域的安全管控,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明确责任区域、责任人,特别是要在高温天气午后时段进行高频次巡查值守,发现未成年人有私自靠近水边或戏水、游泳等不安全行为要立即劝阻,对采取措施后仍不听劝告的,可报当地公安机关协助处理。
四、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凝聚学生安全防范工作合力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使广大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了解涉水风险和危害,掌握预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要在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剖析溺水事件案例,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广泛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刊发相关提示、警示信息,不断增加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要充分发动村居、社区的力量,广泛宣传引导和组织落实家庭防护责任、防护措施,共同做好学生安全监护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学校和家长(委托监护人)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及关爱帮扶体系,充分利用微信、QQ群、校讯通等方式,不定时向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发送防溺水安全提示,提高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预防溺水的警惕性和自觉性,做到暑期防溺水安全不“放假”。
五、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定期组织演练,完善、细化溺水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备不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高效开展救援及处置工作。要加强联防联控,充分发动基层和社会力量,全面加强涉水安全监管和防护,及时发现险情、消除险情,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要强化重点时段应急值守,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涉及未成年人的溺水伤亡事故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六、严格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防溺水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和有关动态信息,研究制定防溺水工作针对性措施。要加强对防溺水工作的督导、检查,综合施策,查漏补缺,确保各项预防性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对每一起学生(幼儿)溺水事故分析原因、倒查责任。对因工作责任不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重点水域漏管失控等导致发生学生(幼儿)溺水死亡事故的,以及存在迟报、漏报、瞒报等行为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