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948|回复: 0

河南信阳为何能出好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6 09: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车云山信阳毛尖发源地。是国优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之一。集云山茶场现有茶园1000余亩,水清柳绿,还有挺拔古松,直插云霄。"大岭"产的茶,条细色翠,显白毫,汤清明亮,滋味浓醇,耐冲泡,可冲泡3—5道。

  

  云雾山西南峰,望如合鼎,形似鸡冠。朝辉晚霞,五光十色,风景宜人。清末,北山坳曾出土古钟一座,上刻仙山寺,且有武陵风光之说。登山远眺,蓝蓝南湾湖,雄浑义阳关,长台古渡、贤岭松风等名胜,尽收眼底。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海拔500-700米之间,长年云雾缭绕,出产信阳毛尖。

  

  明代大文学家何景明观潭后赞曰:"川流一曲抱,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鸥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只是说的龙潭,特产信阳毛尖。何家寨: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何家寨,海拔最高处86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山起伏,森林茂密,稀有动植物繁多,春天有数不清的春兰吐出浓郁的清香,留连忘返。
  
  茶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还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
  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她踏上了形成,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倒在一条小溪边。
  这时逛起了大风正好把一片树叶刮到她嘴边,于是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
  为了能尽快回去救大家,老人把她变成了鸟,春姑瞬间便变成了一只神鸟飞回去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历史文化
  信阳茶在清朝时期生产恢复产业。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末年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正因为有了历史文化喝事宜的产地才能产出优质的茶叶。
来源:顶端信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1 22:18 , Processed in 1.2124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