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352|回复: 0

信阳市浉河区柳林乡:小小豆腐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8 09: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史敦月)信阳市浉河区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山好水好,四季分明,孕育出了多种特色美食。但说起特色美食就不能不提浉河区特色农产品的代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林地锅豆腐。


浉河豆腐原汁原味,营养丰富,鲜美滑嫩,有“植物肉”的美称,有着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益气清热,生津止肺,加快新陈代谢、美容美白的功效。

村民龚申金是柳林乡做豆腐的一把“好手”,从小吃着父辈做的豆腐长大的他,耳濡目染的也学会了这门手艺。


现在的人都喜欢机器的便捷,但龚申金仍然偏爱石磨磨出的味道,“要做出一块好的豆腐来除了要精选黄豆,水很重要,我们这儿山清水秀,做豆腐的水源用的都是纯天然的山泉水。”龚申金介绍道。


滤掉豆浆中的残渣倒入地锅中,一锅旺火煮沸,熬出新鲜豆浆,如不搅动会形成油脂皮层,也就是豆筋。石膏是把豆浆点化成豆腐的关键,龚申金石膏的娴熟运用和他的祖辈如出一辙,在煮沸的豆浆中,变性的蛋白质和石膏相遇迅速发生变化。龚申金说:“做豆腐最难的就是点浆,点浆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也不行,我们点浆的方法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


除了做豆腐,龚申金还有一项“拿手好戏”手工泼豆腐,手工泼豆腐的工艺是千张的制作方式,这种绝活只有来到浉河区才能一睹为快,泼的时候靠手腕发力,越薄越见功力,超薄柔韧,热气腾腾,龚申金的手艺就是这儿的行业标准,起早贪黑干十几个小时,往往这锅刚做完,那一锅又接上了。

看到安全美味的豆制品新鲜出笼,龚申金的疲惫仿佛也都随之消散了。“磨豆腐是个勤劳活,从选豆子,泡豆子,磨浆,烧浆,点浆到做豆腐,一步马虎不得。”龚申金感慨的说道。


每天清晨,柳林老街豆腐坊里的吱吱呀呀的摇浆声和噼噼啪啪烧火声格外清脆,大大小小的豆腐坊中,白雾笼罩,热气腾腾,方寸豆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村民们始终守着这门传统手艺,用灵巧的双手打磨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来源:河南人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9 15:06 , Processed in 1.33197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