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065|回复: 0

龙门河(官渡河)的由来及龙山(潭)的美丽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7 17: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为促进光山地名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由县民政局牵头,县地名办、《光山微视》组织征集的“光山地名故事”专栏再次与大家见面了。希望大家继续给予“光山地名故事”关注和支持的同时,积极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线索或撰写地名故事稿件,重点对地名含义、地名由来、传说故事等进行广泛、深度的挖掘,一般为未发表过的原创稿件。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优秀作品将陆续在《光山微视》微信公众号《光山微视》头条号上发布,并付薄酬。联系电话8582981,邮箱2285373876@qq.com
龙门河(官渡河)的由来及龙山(潭)的美丽传说


百里画廊秀两岸、一泓碧水映蓝天。发源于新县万子山的小潢河,又名官渡河,在光山县境内长度约48公里,流域面积约919平方公里,其实在光山人心中她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龙门河,为什么人们还称她为龙门河,这有着怎样的由来呢?


一、龙门河的由来
关于龙门河,还要从古时候说起,龙门河大致位于龙山湖至前楼桥这一段。清乾隆《光山县志》载“官渡河,在城南五里青皮畈保,即《水经》所谓黄水也。源出麻城界岭,郦注谓之黄武山北。流数里,入县南境(距境一百二十余里)。又五里经中途店、范店西,又数里经董店东,又五里绕黄土关西,又十里经新店南,又五里绕长潭东北,又十数里绕花石山东,为三道河,曲而东复折而西,凡十五里经四面山东。又北十五里,经仙人山西、果老山南,又十里经塔山西南,为塔山河。又八里至石龙山东,有泼陂河水自东南来会,曰两河口。二水合流经钓鱼台,东晋孟嘉垂钓处也。又北十五里至雀村店双河口(俗又呼三河口,上有双河寺),于是晏家河水自西南来会。众流既合,又北十里经撞山东,又北五里经龙山(南龙山)东、会龙山(北龙山)西。两山瞰水,故亦称龙门河。”




“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为打造龙门河景观,造福光山人民。光山于2019年8月27日在弦山桥上游1000米,龙山干渠下游约2500米开工建设龙山桥。该桥北接滨河北路,南接君实路,全长577米,桥宽25米;大桥采用19孔30米预制箱梁设计,桥梁中部设高56米“鱼跃龙门”造型,象征着光山的经济与教育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日新月异。




(上图为建设中的龙山桥)
龙山桥是官渡河区域综合治理以来,继渡河店人行桥、天赐桥、前楼大桥、塔沙河桥、杨湾大桥、幸福大桥以后的第七座桥梁。桥梁建成后,将连接仙居、罗陈、文殊、槐店、砖桥、产业集聚区6个乡镇(区),及王大湾会议会址、花山寨、五虎岔羊、司马光小镇等旅游景点,服务于贫困村约40多个、贫困人口近2万人,优化县城南部的路网结构,提高城市道路的可达性和通行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强有力保障,也加快县城四环建设,连通沪陕高速出口和新光潢路形成一个大的城市外环,对实现县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司马光小镇连接贯通具有重要意义。


二、龙山的故事
“二龙戏珠虎来看,瑶池玉倾龙山潭”。这里涉及“四山一潭”即北龙山、南龙山、珠山、虎山和龙山潭。“二龙戏珠”是什么?“二龙”指的是北龙山、南龙山。戏“珠”就是珠山。南龙山位于龙山大闸门东侧,山顶现建有龙亭,山高约80米,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北龙山在哪里呢?北龙山位于滨河北路与龙山北干渠交汇处东南角,新党校报告厅正北面,山高约30米,因开山炸石,已削去大半。这南、北龙山似两条跃出水面的蛟龙,驾雾薄云欲飞九天。而在这南北龙山的中间,巍然屹立一座珠山。珠山位于龙山




大闸的西端,“若珠浮于水,为二龙所弄”,山高60米,有登山步道直达山顶的珠山亭,这就是“二龙戏珠"的由来。古时候官渡河(龙门河)是从珠山与北龙山之间奔腾之下,一泻千里。直到七十年代,勤劳的光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凿开珠山与南龙山之间的石壁,建起九孔龙山大闸,让流淌了千年的龙门河改道,从大闸中流过,放荡不羁河水听从了光山人的安排,造福两岸人民。这一人定胜天的美景,被河对岸的“虎山”看得目瞪口呆。虎山在哪里?虎山,“形如虎驻”,紧邻龙山南干渠的南岸,离君实路与龙山南干渠交叉口100米,山高约30米。“龙”腾虎“跃”,象征光山发展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


三、龙山潭的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河水”会唱歌。南北龙山巍峨耸立错落有致,龙山潭位于南北龙山之间,即现在的龙山湖。相传“龙山”因龙王助大禹治水而得名,尧舜禹时代,潢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十年九灾,民不聊生,舜帝闻奏后便派重臣大禹前去治理,并请龙王相助。经过五个春秋的引潢入淮,疏通了潢河河道,龙王父子也因留恋这一带的人间美景,并未返回东海,而是化为两座大山,像两位大将军守护着小潢河的安澜,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南龙山”、“北龙山”。


话说很久以前,农历六月中旬某天中午,老虎山、珠山一带天气骤变,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昼如黑夜,天空中惊现数条闪闪发光的巨大青龙,垂尾于半空之中,自东方慢慢向西游来。方圆数十里地的百姓奔走相告,争相目睹这一千古奇观。当数条青龙游到龙山上空时,突然降临到深潭之中,激起的水柱达数十丈之高,因此百姓称之为“龙山潭”。从此龙山潭内鱼虾龟鳖异常丰富,老虎山珠山一带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常有附近的村民到潭内捕鱼,甚至有水性好的渔民潜到潭内摸鱼捉虾。


熊胜龙“成仙佑民”的传说流传千百年。槐店乡珠山村熊湾有位胆大且水性十分了得的渔民熊胜龙,常常潜入龙山潭内逮鱼。明朝成化三年六月下旬某一天,当他潜入深处时,突然发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惊喜不已。在


好奇心的驱使下,熊胜龙便进入宫殿内一探究竟,竟发现两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大殿内悠然的下棋,待熊胜龙看完老者下完棋游到岸上回到家中,却发现人间已过了三年。他详细描绘到龙宫三天来的所见所闻后,众人才安下心来,他的妻子儿女都喜极而泣。天色已晚,他感觉有些口渴便喝了一碗开水,随即化作一缕青烟,慢慢悠悠地飞入龙山潭中。熊胜龙“成仙佑民”的故事至今仍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成为美谈。


光山县史志研究室收集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0 00:13 , Processed in 1.2368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