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3|回复: 0

信阳市中心医院易浩宇:团队每天上演可歌可泣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4 13:5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易浩宇:我是信阳市中心医院RICU医生易浩宇。1月22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八,在信阳市卫健委统一部署下,我和本院另外9名勇敢的同仁进驻市五院,成为全市首批战疫队伍中的一员。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我们完成了我市第一个新冠肺炎标准病房的改造,开始收治病人。在隔离病房,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战场。没有选择,只有面对,没有犹豫,只有坚定,没有胆怯,只有奋战。在我们一批批的救治团队中,每天都上演着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有一位年轻医生,女儿才9个月大。他刚进隔离病房,孩子就发热,在老家医院住院。他没有声张,在隔离病房重活累活抢着干,常常是到了下班时间,他还在病房里观察着病人的病情变化。走出隔离病房,脱下防护服的时候,他独自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看着手机里女儿的照片,抚摸着女儿的小脸蛋,一个七尺男儿,默默的流下了眼泪。还有一位新婚不久的医生,面对突发疫情,毅然请缨,奔赴到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接到紧急通知,临行前,他没有和妻子见面的时间了,他不想让自己新婚的妻子担心恐惧,便打电话说临时接到一个去郑州培训的任务,可能一段时间都回不去了。这就是医生和护士,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英雄,哪怕是随时面对着生命危险,但是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呀。我们会觉得累,会觉得苦,也会想念亲人会流眼泪,但是擦干眼泪,看到每一个急需救治甚至生命垂危的病人,职业的本能又让我们决绝的成为了一个奋不顾身,驰骋沙场的勇士。我们在抢救重症病人时,随时需要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这类治疗,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是最大的。面对这个高风险操作,我和团队里其他几位年龄稍长的医生商量,如果插管,我们先上,其他人员远离……。在这个战壕,我们是战友,我们更是兄长,所以必须做好团队的表率,把危险留给自己,最大限度保护年轻的战友。病毒是冰冷无情的,但是我们的战场却不冷酷,无论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是被感染的病人,在此时此刻,在隔离病房,我们同仇敌忾,心中装满热爱和温暖,装满勇气和士气,装满信心和信念,拼尽全力,笑等春暖花开。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我们中心医院有一只ECMO战地救治团队,他们临危受命,以壮士断腕的雄壮气势,承担起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众所周知,ECMO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之一,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我们成功抢救的信阳首例新冠肺炎ECMO患者,对自己九死一生的经历百感交集,给我们英雄的ECMO团队写了一封感谢信。在写这封信时,因气管切开无法说话,但是他执着的要来纸笔,迫不及待的要感谢医护人员的救命之情。这封感人肺腑的感谢信,被选送到 “人民日报”的“中国道路中国梦”专版进行了刊发。在为病人进行高风险操作时,我们不是不知道,这和日常的工作真的是不一样,任何可能都会发生。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也没有退缩的理由,因为患者是我们心中的软肋,我们愿意为此去浴血奋战。还有一位重症患者,将近一个月的治疗过程,他不但亲身感受到了也亲眼看见了医护人员在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每一位病人。在临近治愈出院时,他为我们唱起了“天使的身影”这首歌。这响起在隔离病房的歌声,让我们始料不及,更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一个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他从生命垂危到转危为安,从恐惧焦虑到充满阳光,从无法进食到开口歌唱,这其中千言万语也道不尽的艰辛,通过这首歌曲释放了出来。这响起在隔离病房的歌声,淹没了隔离病房的不安和沉闷,给其他还在与病魔抗争的病人带来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和病人一样,在战争中看到了生活中最好的模样。在这里,我想说一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易明福主任。他是我们医院这次进驻隔离病房年龄最大的一个兄长。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凝聚着新冠肺炎重症病区的战斗力。在给一位75岁的老爷爷查房时,发现他反应迟钝,不肯讲话,不配合治疗,原来老爷爷是在惦记在家的老伴无人照看。易主任每次查房时,总是在这位老人床前多停留一会儿,老人闹脾气蹬掉被子,他默默地给他重新盖好。老人不肯吃饭,他安排护士专门给老人喂饭。老人不配合治疗,他“骗”老人说是他的老伴让好好听话治病的。跟随着易主任一起查房的年轻人,看到他做的点点滴滴,深有感触的说,原来治疗不仅仅是用专业技术治病,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心。也正是因为拥有这颗心,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才能做到不计安危,舍生忘死。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豪言壮语是“若有战,召必回”;我们朴素的语言是“这是我的职业”;我们美丽的谎言是 “我在医院值夜班”。说实话,现在回想隔离病房抢救病人时的一幕幕,还是挺后怕的,当时感染的风险确实非常大。但是,如果你问我,后悔吗?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不后悔。如果你问我,如果需要,还会去吗?我更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会去!即便是在雷区中前行,我仍然会选择在第一时间踏进以命搏命的雷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29 16:08 , Processed in 1.5255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