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2|回复: 0

附属医院:抗疫一线群英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8 09: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3月3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文,对第二批在隔离病区等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附属医院有4名同志上榜,分别是——记功:郭瑞,嘉奖:曹伟、吕舒、李攀
11.jpg

22.jpg
  郭瑞:女,198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急诊科主管护师

  在疫情爆发之际,郭瑞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抗击疫情,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只有我们医务工作者站到了一线,守住了红线,人民群众才能真正的安全!”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

  她于2月1日作为我院第二梯队人员,进入到定点救治医院市五院进行支援。在五院工作期间,她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一直坚守岗位,用脸上深深的压痕、干裂的嘴唇、充血的眼睛、满脸满身的汗水换来病人不断治愈出院,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她身在五院也心系本院,当得知本院医用防护物资紧缺时,立马把她亲戚给她寄的100个N95口罩、10套防护服、10个护目镜,全部都通过科室捐给医院使用。
33.jpg

44.jpg
  曹伟:男,198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疫情爆发后,临床二支部支委、神经内科医生曹伟感觉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曹伟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时刻听从医院党委的安排。经过综合考虑,1月25日,曹伟接到医院通知,临时负责医院隔离病区工作。在简短地给妻子说了声“我要出发了,在家看好孩子”后,他就告别了家人和五个月大的小女儿,义无反顾地奔赴病区。

  在救治重症新冠肺炎孕产妇时,作为主管医生的曹伟连续四天四夜值守在病房,密切关注产妇病情变化,精心治疗护理,时刻与患者丈夫做好沟通,患者丈夫说:“曹医生给我爱人看病,帮我缴纳住院费用,还替我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我太感激他了”。2月17日,病区来了一名9岁智力障碍儿童,高热,生活不能自理,曹伟时刻关心患儿病情,亲自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看着孩子病情逐渐好转直至排除疑似走出隔离病区,他感到非常欣慰。
55.jpg

66.jpg
  吕舒:女,1988年3月出生,骨科一病区主管护师

  除夕当天,医院通知要将骨科一病区立即改建为隔离病区,临危受命,刻不容缓,吕舒放弃和家人团聚,迅速到岗,短短24小时内,协助科室完成病区改建。随后,她主动要求留在病区,加入抗疫一线工作。

  作为重症新冠肺炎孕产妇余女士的接诊护士,吕舒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小心护理,丝毫不敢马虎,当余女士出现生产迹象,她主动协助,做好后勤保障,保证抢救顺利进行。2月2日晚十点半,吕舒和其他三名同事不惧风险,护送余女士转市五院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救治。病区收治的9岁智力障碍儿童,生活完全不能治理,情绪狂躁,不肯吃药进食,吕舒没有多想,抱着患儿在腿上,耐心安抚,喂药喂饭,期间,狂躁不止的孩子甚至一把扯下她的防护面罩。事后同事问她害怕不,她却说,那时候根本顾不上畏惧,只想尽心救治孩子。
77.jpg

88.jpg
  李攀,女,1989年1月1日出生,妇产科护师

  上班七年来没有陪过父母过年的李攀,原本计划今年春节趁新婚回门宴陪父母在家好好过个年,然而,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她毅然决然地退了火车票和飞机票,返回工作岗位。
99.jpg
  李攀布满伤痕的双手

  在得知医院隔离病房收治了一名疑似新冠肺炎重症孕妇余女士时,她立即请缨,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房24小时专职照看余女士,为其监测胎心、做产检,心理疏导,做好孕期护理。直到余女士突然破水到紧急剖腹产,产后情况万分紧急,李攀始终坚守在余女士身边,她说:“我是一名妇产科护士,产妇还没有过危险期,我不能离开。”一天一夜的全程陪护,李攀不顾自身危险,双手长时间在频繁地洗手、汗水和高温的侵袭下布满伤痕,令人心疼,但她却没有一丝怨言,并在工作岗位上写下“入党申请书”,坚决用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3月23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文,对第三批在隔离病区等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附属医院有4名同志上榜,分别是——记功:王娟、邵婧,嘉奖:江源、张兰

  王娟:女,1984年5月出生,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00328092050.jpg

吧.jpg
  “80”后的王娟医生,家里两个孩子还小,老二才刚两岁,丈夫又是军人,家庭负担比较重,但在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她毅然选择去最前线。在元宵节当天,接到通知后,她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就踏上抗疫战斗的征程。

  去到五院的当天夜里,病房就收治了十余名病人,王娟一夜无眠,逐一对每名患者进行检查诊疗,困了就在椅子上靠一会儿。在对患者的救治中,取咽拭子属于比较高危的操作,患者要摘掉口罩,张大嘴巴,过程中伴随着患者剧烈的恶心、咳嗽,感染机率大大增加,她每次都认真完成。给生活不便的患者翻身、拍背、喂水、协助排便,为病区的护士庆生,送礼物送温暖,主动承担医务人员办公区、生活区的消杀防疫工作……她总是踏踏实实、默默去干。作为一名火线申请入党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她勇守初心,无私奉献,践行着一名医务人员的使命和担当。
从.jpg

的.jpg
  邵婧:女,1984年4月出生,门诊党支部支委,检验科主管检验师

  疫情开始,检验科邵婧就找到门诊党支部书记、检验科主任马勇主动请缨上前线,与此同时,邵婧的父亲也主动请战加入了他们医院的发热门诊,父女俩一同走上抗疫一线。

  2月13日,根据安排,邵婧赶赴战斗最前沿的市五院。由于疫情严重,物资匮乏,为了节约资源,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从早上进实验室一直到下午才能出来。实验室里所有的标本都是新冠病人的,各种检测几乎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她不仅要对样本进行各种分析,还要对检验过程中产生的高危废弃物进行处理,以保证生物安全。工作中,她和战友们集中精力把每一个血样精准处理好,并保证自己不被感染。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包裹在防护服中身体的热量会散发,护目镜就会染上雾气,每次在显微镜下工作都成了一次次考验,不亚于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
额.jpg

发.jpg
  江源:男,1972年12月出生,主任医师,临床一支部书记,骨科主任

  作为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临床一支部书记、骨科主任江源任何时候都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在大年三十接到将骨科一病区改建为隔离病区的通知后,江源主任立即召集科里医护人员赶赴病区开始行动,短短24小时内就改建完成一个标准的隔离病区。病区建成后,他又主动要求留下来,他说,“我是主任,也是一名党员,有危险有困难让我先上,即使倒下,我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在隔离病房,江主任尽心救治患者,事事冲在前面,全程参与对重症新冠肺炎孕产妇余女士的救治,密切关注余女士病情,时刻与患者丈夫做好沟通,受到患者丈夫的一再感谢。他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睡眠只有四五个小时,为减少同事们被感染的危险,他把全病区消毒工作也揽了下来,他还联系自己的亲朋好友,给同事送去饭菜和水果,带给大家满满的感动和信心。

  自从来到隔离病区,江主任就一天家也没回去过,在医院安排第一批一线人员撤下休息时,他仍旧坚守在隔离病房。由于妻子也在我院上班,是一名护士,疫情期间两口齐上阵、并肩作战,家里两岁多的孩子和九十多岁高龄的父母,只能托给保姆照看,江主任说:“不是家不重要,只是病人更需要我们。”
个.jpg

好.jpg
  张兰:女,1977年4月出生,副主任护师,骨科一病区护士长

  明知疫情肆虐,明知到一线工作有生命危险,张兰却毅然选择了“逆行而上”!自主动要求留在隔离病区工作后,她把刚做完青光眼手术的父亲送到姐姐家里,儿子送到了爷爷那,自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囊,就住到了病区。

  1月27日隔离病区正式启用,并于当日收治第一例疑似患者。1月29日,又接诊了第二位病人,这是一位后来被确诊的重症新冠肺炎足月孕妇,张兰第一时间参与到全院对该孕妇的救治中,在后期抢救中,她不顾自身危险,协助同事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在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拼尽全力,也要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作为一名护士长,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每天都在为同事们进行防护培训、合理安排排班、协调物资搬运,做好病区消毒……天天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累的腰都直不起来,脚肿的走路一瘸一拐,大家都劝她好好休息,但被她坚定地拒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26 22:28 , Processed in 1.61657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