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2|回复: 0

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7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1.jpg

2.jpg

  “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下入党申请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战“疫”队伍中,除了冲锋在前的老党员,还有不少年轻的骨干力量加入党组织或者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心中有信念,工作有担当,该院上下一心,在信阳市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疫情突发老党员身先士卒

  2020年新春来临之际,正当中华大地沉浸在喜迎新年的欢乐氛围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扫了九州通衢的武汉。距离武汉200公里的信阳也成了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在接到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紧急通知后,1月18日,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迅速成立防治领导小组,副院长方道顺任新冠肺炎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协调全院各科室间的相互配合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医院的业务院长,他深知自己肩膀上的责任,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和专家组成员及一线医生讨论救治方案,规范从预检分诊到确诊疑似的工作流程,及时设立隔离病房,每天都是工作到很晚才离开医院,对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1月25日,大年初一,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方道顺却穿梭在疫情防控一线,指导并督查疫情防控工作。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支援五院,抽调后备梯队人员入驻感染科,积极组织全院召开疫情救治专题培训会,配合医院领导班子,牵头优化救治方案,做好疫情防治工作安排,设置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室等,并深入发热门诊、感染疾病科,指导开展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感染性疾病科每次收病人,或是开展院内会诊工作,不论白天夜晚,方道顺都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疫情发生以来,他和医务人员一道,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践行一个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

  苏勇,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疫情专家组组长、呼吸科主任。作为一名老党员,疫情来临时挺身而出,站在了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线的最前端。随着疫情的发展,该院发热患者就诊人数持续增加,此时有许多病人需要苏勇参加会诊并给出诊疗方案。整个正月,他几乎以医院为家,每天除了处理科室的疑难患者,还要各个科室到处“飞”去会诊,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在为其他医护人员做培训时,苏勇经常站得远远的,并笑称自己是“危险人物”,需要和大家保持距离。

  除了科里繁重的工作之外,苏勇平均每天要参加五六例紧急会诊,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接到8例会诊电话,基本一夜无眠。虽然辛苦,但苏勇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有责任带领大家投身到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战役中!”

  大事难事见担当,方道顺、苏勇等老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无声有力的引领,用担当筑起防控的“铜墙铁壁”。

  隔离病区内业务骨干火线入党

  2月14日,在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区,一场特殊的入党仪式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内举行。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的葛俊伟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这位勇敢的坚守者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1月20日,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组发热门诊和感染病区。该院33岁的神经内科医生葛俊伟首批进入感染病区工作。从那天开始,葛俊伟整个正月没有回过家。

  2月12日,作为首批进入感染病区的医务人员,葛俊伟在隔离病区连续工作24天后,迎来了轮岗轮休。但他选择了继续坚守隔离病区。对于选择坚守隔离病区,葛俊伟说:“我是第一批进入感染病区的,对于如何防护有了自己更深的认识,如果让其他同事再进来,假如防护做得不到位,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葛俊伟说话轻柔,但充满了自信和担当。在隔离病区,他每天的常规工作包括接诊病人、病人查体、咽拭子采集等。因为咽拭子采集是高风险工作,这项工作他承担得最多,经验丰富。“避免咽拭子采集过程中出现更多的假阴性率、漏诊率,更是为了尽早结束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葛俊伟说,想到这些,他觉得自己应该留下来。

  2月4日,在隔离病区,葛俊伟向医院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一线服务群众,锻炼自我,接受组织的考验。”葛俊伟说。

  2月14日,经院党委研究后同意,批准葛俊伟同志火线入党,为了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也为更好地激励奋战在一线的其他医务工作者,党委书记肖明星带领住院党支部书记周小建到隔离区内为他举行了火线入党仪式。

  关键科室党员奋战在疫情最前线

  疫情来临,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工作量加大的同时危险系数也在提升。

  门诊部支部书记、感染科病房主任张维龙每天穿戴着全套防护用具在科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面对疫情,张维龙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惧危险;面对家人的心疼、同事的敬佩,张维龙坚定地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防疫一线,有我在,没问题!”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老党员,放射科甘忠亮主任带领全科室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响应医院号召,写下了请战书,奋战在疫情最前线。他们每天近距离接触发热患者,面对每一个患者都认真摆好体位,处理好图像,严格诊断标准,严禁漏诊、误诊,又快又准地为临床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他们是默默站在仪器和黑白影像后的战士,他们的请战书上写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院感科是医院防疫工作主要部门,在防疫期间,院感科长甄黎一直身体力行,认真学习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及防控方案措施,在院内根据不同岗位开展了多场防控知识培训。她说:“我从事院感和传染病管理工作多年,熟知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点和职业防护的重点,我必须尽力做好全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住院党支部书记周小建,门诊支部委员胡素瑾、马岚,预备党员马登军主任、张彦冬主任作为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组成员,每天也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参与感染科及外院的会诊工作。还有为一线调度协调的医护人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机关支部党员严珂、刘桂凤……

  就在第一人民医院顶住巨大压力做好留观病人治疗和筛查的同时,该院还先后派出9名业务骨干支援集中收治确诊患者的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在支援人员中,夏丽敏、张莉莉等,也在隔离病区向医院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

  “疫情防控要求各临床科室严阵以待,院领导一直带领多个分管科室的主任和负责人冲锋在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的一线,为临床一线科室提供全面保障。”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汪心同说。

  3月10日,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最后一位留观人员出院,当天,信阳市已连续17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此时,距离1月19日收治首位留观病人,已过去40多天。在此期间,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留观患者46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9名,医院共投入资金和物资近千万元。

  “迎战疫情,保障患者治疗力量,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不顾个人安危,多部门团结协作,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服从大局,坚守岗位,履职尽责,迎难而上,为信阳市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应有的力量。抗疫已经接近尾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继续履行好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肖明星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26 22:23 , Processed in 1.6116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