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11|回复: 1

记录信阳-罗山皮影戏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4 1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罗山县属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样,从南至北分别为山地、丘陵、垄岗和平原,全县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土地构成比例大致为五山一水四分田,辖19个乡镇,30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4.9万(2013年)。

隋开皇十六年始置县。曾先后哺育了三国名相费祎、治水名臣黎世序、历史学家尚钺、起义将军张轸等七十多位历史名人。

罗山皮影戏的渊源

罗山县是中华民族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文化蕴藏非常丰富,民间音乐、舞蹈、玩艺、手工艺、民间故事俯拾即是,深厚的文化积淀是罗山皮影戏茁壮生长的“肥田沃土”。罗山皮影戏是江淮地区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她始于北宋景祐年间,历经明清,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她是我国宋代皮影的主要流传,明、清时期是罗山皮影戏的兴盛时期。特别是清末罗山周党镇皮影艺人詹国祥前往河北滦州,拜曾为慈禧太后御前表演皮影戏的宫廷艺人苏鼎山为师,艺成回乡,与罗山传统皮影改革融合,授徒传艺,组班演出,使罗山皮影戏日臻成熟,繁衍兴盛。千余年来,罗山皮影戏经过辈辈皮影大师的潜心研习、薪火相传,现已发展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词道白雅俗共赏,音乐唱腔优美动听,皮影制作美轮美奂,乐队构成简约明快,表演非常成熟的地方戏剧之一,并一直在江淮地区民间艺术中独领风骚,为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罗山皮影戏集江淮地区的民间戏剧、文学、音乐、手工艺、人文民俗于一身,是研究江淮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源。



罗山皮影戏的特色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着独特的民间戏曲,罗山皮影从制作到演唱,都具有鲜明的罗山地方戏剧艺术特色。她原生态地集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手工艺、画绘于一身,融豫南、鄂北、皖西文化风韵为一体。

在演唱方面,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雅俗共赏,通俗易懂,道白如诗咏唱,具有豫南民歌、民俗语言特点,采用地方方言,江淮地区观众听着亲切、明白,词白中多见民间谚语、歇后语、笑话、乡间俚语,大家耳熟能详,演员与观众常发共鸣。在音乐上,罗山皮影戏音乐富含楚风豫韵皖情,全部由豫南江淮一带民歌小调演变而成,音乐唱腔高亢、激昂、艺人表演戏路丰富,文武并唱,旋律明快,节奏感强,地方特色突出,唱腔高亢、明亮、委婉、悠扬,真假声替换自如,优美动听,在传统皮影艺苑中独树一帜,深受江淮地区群众青睐。在接受请邀方面,罗山皮影戏剧团接请方便,舞台搭装简单便捷,演员五至七人,随时随处可演,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近年来,罗山皮影在演唱方面既吸收了湖北大鼓和罗山评书的唱腔特点,综合皮影戏中东调高亢激烈和西调悠长婉转的唱法,有着浓厚历史艺术剧种,比较适应群众的欣赏艺术。在艺术表演方面上,罗山皮影戏表演引人入胜,惊人心魄。小动作表演起、坐、观、饮、叩首、接奉、捋髯、整冠等,表演惟妙惟肖。大动作表演如腾云驾雾、打虎擒龙、沙场撕拼等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三、五回合即入高潮,激烈时鼓声擂动,战马嘶鸣,演员、乐队同声呐喊,大声疾呼,共同拍案顿足,其声如排山倒海,撼人心魄。在制作工艺方面,罗山皮影的影人是小牛皮制成的,有别于北方皮影,多年来,罗山皮影艺术大师结合当地风俗进行大胆改进,将高约 90 厘米的头水影子改为高约50厘米左右的二水影子,全过程有十二道工序,并综合了三水、头水皮影的特点,形成了二水影人特色。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古朴典雅,比例准确,用料讲究,刀法洗炼,色彩亮丽,人物栩栩如生。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影人制作精良,形象漂亮,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罗山皮影戏的发展与现状

罗山皮影戏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影响广泛,红白喜事、生孩子、升学、建房、民俗活动(庙会)都热衷于请皮影艺人唱皮影戏。目前,罗山皮影戏有78担箱(团),皮影艺人500多人,全县19个乡镇都有皮影戏剧团,经常活跃在罗山及周边地区,一个皮影剧团年演出220场次,演出内容十分丰富,且不受季节和时令限制,演出成本低,群众容易接受。演出的传统剧目有《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案》、《岳飞卷》等120多本,也有部分现代剧目,如《朝阳沟》、《小蕾卖鸡》、《三个媳妇磨婆婆》、《双全其美》、《鸾凤和鸣》等等。

罗山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民间剧种的经典,它不仅体现了古老文化的深厚传统,而且对于其它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也赢得各级领导和海内外观众的赞赏。2007年—-2009年春节,周党镇陈光辉皮影剧团、东铺镇陈秀训皮影剧团应邀分别到省人民会堂和省森林公园商都庙会展演;2009年罗山皮影戏走进香港,参加了“中原文化香港行”启动仪式暨2009年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香港国际会展活动;2009年罗山皮影戏参加了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河南农民工风采展”开幕式在北京农展馆的展演活动。

2004年,罗山皮影戏被公布为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皮影艺人陈光辉是国家级传承人,2人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人被省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3人被市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罗山皮影戏也像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越来越受到历史的严峻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皮影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受到严重冲击和制约,现从事演出和制作影人的艺人大都已年逾古稀,供演出的传统曲目也不断流失,演出市场的萎缩直接威胁着这一古老艺术剧种的生存和传承,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皮影艺术濒临失传,不少有价值的口授剧本面临流失,许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相继去世,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青黄不接。因此,加强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已经刻不容缓。它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当代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罗山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罗山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罗山皮影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已于2005年成立了县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专家小组”,制定了“罗山县皮影艺术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以县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县;二是加强罗山皮影戏的基础性保护工作,对全县78担箱皮影,568位皮影艺人以及皮影剧本、音乐和皮影制作开展了广泛普查并建立了档案。2006-2008年间,我们整理出了近50万字的《罗山皮影剧本选编》,出书立卷;三是对热心皮影事业的老艺人和传承人进行不间断培训,帮助解决各种困难,提高老艺人从业素质和演唱、制作水平。向社会公开招生,培养皮影戏青年传承人28人;四是组织优秀皮影剧团出国、出省、出市演出,开展广泛性国内、省际间交流,做到以影戏会友、影戏寻根、影戏联谊、影戏招商,进一步发展皮影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五是在皮影戏唱腔、乐器、灯光、布景等方面积极改进和改良,添置皮影戏字幕机,实现唱词与字幕同步,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满足现代人观赏需求;六是不断创作新剧目,在保持罗山皮影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造影戏精品剧目,创作出一批紧跟时代节拍,适宜于老、中、青、学生观赏的系列新剧目;七是进一步扩大皮影产业,制成皮影演唱光碟、录相片,皮影工艺品,使罗山皮影文化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记录中的信阳,关于罗山皮影戏的那些事!你还记忆犹新吗?

PS:欢迎关注信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xinyang965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发表于 2015-2-5 08: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灌水是中国人文化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整个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灌水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11-26 20:20 , Processed in 1.1798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