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40|回复: 0

着力塑造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5 10: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新的一年,旅游业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遵循“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原则,坚守文化主体性,拥抱科技时代性,增强人才引领性,着力在深度融合、向新发力、精准服务、深化开放、统一市场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

今年元旦假期“跨年游”市场火热,掀起了2025年首波旅游消费热潮,展现了文旅消费活力强、势头好、潜力大、后劲足等特征。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一年。旅游行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把握趋势方向,主动承担行业使命,充分挖掘行业优势,激发强大发展动能,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在“深度融合”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从文旅深度融合维度,挖掘释放“文化内容+旅游流量”叠加优势,做好“文博+旅游”“演艺+旅游”“影视+旅游”“微短剧+旅游”“时尚+旅游”大文章,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产品,探索创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模式。

从产业深度融合维度,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可借鉴上海浦东新区构建核心商圈商旅文体展消费权益联盟经验,通过票根互换、客流互动和优惠互享等方式,深化不同消费业态融合,全面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工业+旅游”融合发展,依托工业遗产、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资源,推出更多优质工业文化和科技产业旅游线路产品,推动实现产业与消费“双升级”。

从产城深度融合维度,发挥旅游业赋能城市更新、新城新区建设和乡村振兴功能,更好推动人民城市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

二要在“向新发力”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部署要求,加强旅游产业技术预见研究,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方向,把“人工智能+”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旅游”行动,充分发挥视觉技术、沉浸技术、生成技术在催生旅游新业态、塑造旅游新场景、拓展旅游新模式中的作用。

大力推动旅游科技园区、旅游科技企业及相关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旅游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数据中心、创新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等技术平台建设。有效推进旅游行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大力培育发展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急需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三要在“精准服务”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优化旅游产品、服务新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方面,顺应年轻职场人群生活方式变化新趋势,如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高性价比和质价比等,开发更多有助于慰藉情感、滋养心灵、触摸真实、提升认知的旅游产品、场景与服务。要针对数字游民群体的兴起,大力发展旅居、数字游民社区等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激发老龄化社会活力,结合房地产业转型和乡村振兴,积极发展度假康养、异地养老等银发经济。同时,针对学生、亲子群体,开发丰富多彩的研学旅游、红色文化、运动休闲、家庭度假等各类旅游产品与服务项目,由此推动旅游业在满足、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过程中培育增长新动能。

四要在“深化开放”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旅游是开放的窗口,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2024年以来,“中国游”的热度与全球吸引力持续走高,为我国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甚至成为韩国游客周末短途游的首选地。

旅游业要在深化开放中继续发力,创造、享受更多对外开放发展、国际人文交流的新红利。从签证政策上进一步放宽外国游客入境门槛,深化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相关改革,有效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宣传推介,构建数字环境下的全球传播叙事推广体系,尤其是要借力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文化出海“新三样”以及其他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推动目的地旅游形象及产品“走出去”。

拓展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新渠道,搭建起更多国际人文交流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加强国际化旅游产品供给,加快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推动更多地方建设国际化友好景区及街区。

五要在“统一市场”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要求,各地要围绕旅游产业链、产业集群及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加强旅游项目投资建设、旅游市场开发联动协同,深化旅游业发展的共创共投共建共享,持续营造规范有序便利的旅游市场环境。

发挥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廊)旅游合作功能,持续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在互相做客的良性流动中形成新增量。2025年元旦、春节假期,京津冀三地以“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共同举办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长三角地区文旅部门近期联合发布“四季主题榜单”和“十大主题线路”,这些都是以共办大活动、共搭大平台、共建大市场方式,创造区域化、同城化旅游消费的大流量和新红利。

新的一年,旅游业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原则,坚守文化主体性,拥抱科技时代性,增强人才引领性,着力在深度融合、向新发力、精准服务、深化开放、统一市场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李萌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全球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4-2 16:18 , Processed in 1.3645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