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26|回复: 0

一文解读核酸检测原理让新冠病毒“显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3 16: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枣庄市台儿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尹洁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的大分子物质,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病毒作为一种微小的、简单的非细胞型生物,其遗传物质要么是DNA,要么是RNA,这便是核酸检测能够锁定它们的关键所在。

  核酸检测的第一步是采集样本,常见的样本来源有咽拭子、鼻拭子、痰液等。医护人员会用专业的采样工具,比如咽拭子棉签,轻柔地擦拭受检者的咽喉部位,获取可能存在的病毒样本。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采样的规范性对于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采集到含有病毒的样本,才能让后续的检测环节有的放矢。

  样本采集完成后,就要进入核心的检测环节。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其原理是基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特性。

  首先,要从样本中提取核酸。这一步需要运用特殊的试剂和仪器,将样本中的细胞破碎,释放出里面的核酸物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操作,得到较为纯净的病毒核酸,就好比是从复杂的“原料堆”里把我们想要的关键“零件”挑选出来。

  接下来是PCR扩增了。由于在样本中,病毒的核酸数量往往是极少的,很难直接检测到,所以需要通过PCR技术对其进行大量复制。PCR就像是一个“复印机”,在特定的温度变化条件下,依靠DNA聚合酶等关键物质,让核酸片段不断地按照原有的模板进行复制,经过几十个循环之后,原本微量的核酸就可以被扩增到足以检测的数量级。

  在扩增的同时,为了能直观地观察到是否存在目标病毒的核酸,还会加入带有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或者引物。这些探针和引物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到病毒核酸的特定序列上,就如同钥匙对应锁一样精准。如果样本中存在目标病毒的核酸,那么在PCR扩增过程中,这些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就会随着核酸的不断复制而增多,在检测仪器的特定波长激发下,就会发出荧光信号,检测人员就能根据荧光信号的有无以及强度等情况,判断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进而确定受检者是否感染相应的病毒。

  正是靠着这样一套严谨且精妙的步骤,核酸检测能够在众多复杂的生物成分中,精准捕捉到病毒的“踪迹”。它在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疫情监测、防控策略制定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守护大家健康的有力武器。

  当然,核酸检测也并非十全十美,偶尔可能受到样本质量、操作规范程度以及试剂本身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结果。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的准确性也在日益提高,未来也依然会在公共卫生领域持续发光发热,为我们对抗病毒等病原体筑牢科学的防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1 11:40 , Processed in 1.4741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