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5|回复: 0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注重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7 12: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保持健康体重从“四避免一调整”开始

  体重水平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肥胖,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应对这一挑战,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多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目前各地落实情况如何?取得哪些进展?如何进一步发力?1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注重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多方联动共筑健康体重基石

  “加强体重管理,既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需要,更是坚持预防为主、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的必要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高光明表示,通过体重管理这一“小切口”,可以有效推动应对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

  据介绍,自“体重管理年”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

  相关部门将体重管理融入相关政策和行动计划中,推动形成政策合力。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各类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创新举措,让体重管理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比如,浙江省研发数字健康人等智能化服务应用,可针对超重肥胖人群制定个性化营养、运动干预方案。

  针对体重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相关部门还出台了系列技术文件,如2024年版体重管理指导原则、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十要义”、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等,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不同人群的体重管理提供了分类指导。

  此外,宣传倡导的力度不断加大。半年来,卫健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通过各种宣传载体,力争让科学、实用的体重管理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到了男子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和女子艺术体操奥运冠军黄张嘉洋担任‘体重管理年’活动宣传大使,期待在两位宣传大使的带动下,能够激发大家对运动的热爱,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的体重。”高光明说道。

  科学引领专业力量助力体重管理

  在“体重管理年”活动中,专业力量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可或缺。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表示,合理的饮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对于肥胖和超重者,应严格控制能量摄入,降低食物能量密度,增加饱腹感强且低能量的食物,如深色和绿叶蔬菜、粗粮等。同时,在饮食习惯上要做到“四避免一调整”,“四避免”即避免进食过快、避免进食过饱、避免进食过晚、避免零食过多或者随意进食,“一调整”即调整进餐的顺序,先吃相对能量低的食物、饱腹感强的食物,后吃相对能量高的食物。此外,建议保持清淡口味,避免辛辣刺激和高盐食物。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路瑛丽表示,保持健康体重需要科学运动。日常生活中,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较大强度运动,以及2至3次抗阻运动。此外,增加日常身体活动,打断久坐状态,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手段。

  作为“体重管理年”活动宣传大使,艺术体操运动员黄张嘉洋分享了自己的体重管理经验。她表示,健康适量、搭配得当的饮食和明确目标、合理计划的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同时,要学会享受运动的过程和乐趣,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全民参与共绘健康体重蓝图

  高光明介绍,“体重管理年”活动的口号是“健康体重一起行动”。控制体重的关键在于大家都参与进来,都关注体重、了解体重,从体重管理中获得健康收益,全社会的超重肥胖率上升势头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在北京市顺义区,自2001年开始举办第一届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以来,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十四届,每届知识竞赛保证两个100%,即学校100%参与,学生100%参与,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健康意识。同时,顺义区还坚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和星级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改善学校健康环境,健康促进学校建成率达100%。

  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副区长冯江全介绍,在吃得安全和营养方面,2020年至今,该区各中小学校均建立了校园营养指导员队伍,设置营养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体重监测和评价软件,近6万名学生坚持使用评价软件进行体重自测,实时掌握自身健康数据。

  在全民参与方面,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近19万人参加了健康体重大赛;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有3万多组家庭“组队”参与打卡互动,体重管理知识得到进一步普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15 09:39 , Processed in 1.1678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