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50|回复: 0

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贡献旅游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 1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效地向国外游客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现代成就,能够高效便捷地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旅游业在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方面大有作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方式。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下,发挥文旅行业的特殊作用,用非政治、接地气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体系效力,变刚性表态为柔性表达,变官方话语为民间语言,既能更好地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还能有效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旅游具有先联先通的天然优势,大多数国际交流始于民间旅游。习近平主席在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所致贺词中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在国际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旅游是美好中国的传播窗口,不仅促进人文交流、经贸往来和文化传播,还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国家形象。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他们走过看过的城市越多,越会把在中国的见闻、感受和体验以图、文、音、影的方式生动地传播出去,越能帮助树立美好中国的形象。

旅游正在成为突破“信息茧房”的有效路径。针对有偏见的媒体报道(尤其是来自西方带有“滤镜”的报道),旅游提供了一个真实有效的“可见”渠道。随着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人员往来便利化的措施不断优化,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各种讲述中国故事的短视频在外国的社交媒体上呈指数级增长,打破了西方通过掌控主流媒体所形成的抹黑中国的宣传防线,大大畅通了国际传播的渠道,呈现了真实的中国形象。

总体而言,旅游因其本身具有的国际开放性、交互性、多元化的特征,加上“身临其境”的话语叙事方式的叠加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效地向外国游客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现代成就,能够高效便捷地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旅游业在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方面大有作为。

着力抢抓当前旅游业为国际传播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2024年,“中国游”在海外爆火,打破了外界对中国长期的刻板印象,让世界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其背后彰显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对中国发展的瞩目。随着免签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以及入境便利化措施的不断优化,中国入境游市场持续向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加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类型更加多元。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1.57万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358家,旅游景区类型从传统的自然山水、人文古迹、乡村古镇,逐步拓展至如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湖南矮寨大桥等展示现代之美、科技之美、工业之美的超级工程。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的迅速崛起,以旅游为抓手积极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恰逢其时。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5G网络技术、自媒体平台为网民赋权,民间话语力量日益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与传播中国声音的一股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当前持续升温的入境游为发挥民间力量(外国游客)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用亲民、接地气的方式把中国的声音传播出去、把中国的故事传播出去提供了契机。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已同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16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对54个国家实行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12月17日起,我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外国游客的不断增多,入境旅游市场的持续扩大,不仅展现出中国文旅的巨大魅力,更有效推动了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我们要抢抓当前旅游业为国际传播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定文化自信,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合作,以旅游之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让全世界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

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助力更有效力国际传播体系的构建

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注重创新创意,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高标准打造更多深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美好生活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出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旅游品牌以及展现中国历史底蕴和时代风貌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中国文化旅游走向世界。

聚焦科技赋能旅游,全面提升游客游览体验。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加速应用,增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手段,丰富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打通旅游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驱动文旅业态、模式创新,打造一批接受度更高、互动性更强的文旅新产品、新项目,形成一批年轻化、时尚化、多元化的智慧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聆听中国故事。

聚焦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程度。加快入境游全流程梳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优化入境游的每个环节,构建一套针对外国游客的、完善友好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不断优化过境免签政策、简化通关手续、丰富国际航班网络、完善面向外国游客的旅游信息查询系统、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服务、优化离境退税服务、增加公共场所外语指示标志、提供外语导览服务等,提升入境游客的旅游便捷度和舒适度。

聚焦数字媒介营销,增强中国旅游吸引力。对标香港旅游发展局、新加坡旅游局等官方网站以及Tripadvisor、Expedia、Hostelworld等世界知名旅游网站,为国内大型旅游网站、政府旅游官网、景区官网、旅游搜索引擎等提供多语言版本,方便外国游客在线浏览预订。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开展数字化营销,通过TikTok、YouTube等国际社交媒体工具持续传递中国文化魅力,强化与外国游客交流互动;利用全球分销系统(GDS)和携程等旅游分销市场平台建立游客专属数据库,精确了解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产品的需求和偏好,推送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聚焦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旅游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我们要坚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以开放链接世界,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推进规则标准对接互认,健全旅游产业合作机制与平台,注重旅游机构全球布局,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创新旅游国际交流合作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等多元化的国际旅游交流模式,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桥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邹开敏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4-2 16:12 , Processed in 1.7126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