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在山上,山在城中,坡坎多、山路弯。游客到了重庆,在欣赏山城绮丽美景的同时,也需经受“爬坡上坎”的脚力考验。据报道,为解决市民、游客“出行难”问题,重庆推出了轻巧灵便的纯电“小巷公交”,打通人们出行的“最后500米”。
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出游次数增加了,旅游消费也向“多样化、特色化、休闲化、个性化、品质化”转型升级。这考验着旅游目的地的服务水平,特别是能否在细节上带给人们美好舒畅的出游体验。 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真正能够让他们动心的是游览的经历与体验。游客在游山玩水、欣赏景观的同时,注意力离不开对社会的观察,这才是真实的文化感受。因此,发展文旅产业,既要有让人心动的风景和风情,又要注意服务细节,营造让人感到安全与放松的良好环境,让人们感受惬意的旅游体验。 现实中,各地都在花费心思、创新思维,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为游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让旅途轻松、愉快。例如,在重庆,游客只需花2元便可乘“小巷公交”直达网红打卡地鹅岭二厂和李子坝“轻轨穿楼”;北京地铁在南锣鼓巷等景区、商业区周边18座车站增设25处寄存柜,方便来京游客轻松出行;深圳地铁在皇岗口岸站、福田口岸站等设立多个寄存柜;杭州在地铁站试点行李自助寄存服务,乘客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等方式,按照指引自助存取行李……为旅客的旅途“减负”,必然会拉近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心理距离。 旅游舒适度要靠服务细节来保障。期盼各地更多关注服务细节塑造,更多重视游客需求,以更加朴实的方式创造更有温度的氛围,以此吸引更多游客,让他们记住并留恋曾经到访过的地方,并愿意再一次光顾。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周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