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46|回复: 0

加快数字人才队伍建设 助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5 1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培养适应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职业院校要从明确培养定位、重构课程体系、改进培养路径和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推进

数字化时代,数字科技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新趋势,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给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便捷化、多元化体验。旅游产业已经进入数字化驱动的现代化进程,业界要深刻认识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培养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人才。

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是国家战略规划。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相继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从顶层设计层面阐释了旅游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为旅游产业数字化业态规范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数字化转型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等特征,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游客体验更加个性化、便捷化、多元化,让游客获取信息更加方便、旅游出行更加便捷、游玩选择更加丰富、娱乐服务更加贴心。

数字化转型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旅游产业数字化是适应旅游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产业现代化的体现,应以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为导向,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走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品牌化之路。

加快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是关键。在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作为旅游从业人员的重要来源基地,要主动适应行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既具有旅游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数字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旅游数字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支持。

培养适应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职业院校要从明确培养定位、重构课程体系、改进培养路径和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推进。

一是紧跟产业发展,明确人才培养新定位。职业院校要立足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对标数字经济时代旅游工作岗位及要求,贯通互联网、智能化、新媒体知识,构建复合知识体系,明确知识、技能复合发展人才培养的新定位,强化学生科技思维、智慧思维、创新思维,实现从培养基础服务技能人才向培育数字技术应用、新媒体营销、智慧服务等复合技能人才的转变,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迭代升级的培养目标。

二是推动岗课融贯,重构人才培养新体系。职业院校要顺应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打破固有课程架构,以“专业群”思维重新构建数字旅游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行业岗位证书标准,实现专业融通、文旅融合、技能交互,实现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同步升级。例如,在课程设计方面,要以跨学科融合思维重塑知识结构,突出数字化能力培养;以书证融通思维设计教学内容,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旅游计调师证”等相关标准引入教学;以产教科融合思维设计实践环节,对数据可视化、AI讲解应用、数字音频处理等技能进行递进式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多种技能,实现“互联网+旅游”数字化技能互补式提升。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改进人才培养新路径。职业院校要以开放视角开展旅游人才跨产业、跨专业培养,与景区、旅行社等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持续推进“旺工淡学”、工学交替育人机制,共建旅游人才孵化基地,通过学习认知阶段、学训见习阶段、技能提升阶段、项目实战阶段、顶岗实习阶段、综合提升阶段,形成一条完整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链,促使静态教学转为动态教学、单一技能学习转为复合技能学习,创新教学过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双提升。

四是加强引培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新队伍。教师是人才培养关键。因此,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能力是数字经济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可以选拔青年教师,以兼职、挂职、借调等形式进入数字文旅行业领先企业工作和学习,促使其转型为具备数字思维、掌握数字化前沿理论、洞悉旅游产业变革的新型教师。整合校内旅游管理专业和数字技术专业师资资源,建立跨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聘请校外数字旅游方面的专家进校教学和交流,定期开展专业研讨,实现优势互补。开展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大数据分析、数字新业态等相关培训与研讨,鼓励教师开展数字经济研究,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

总之,新时代新征程,职业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努力为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培养所需人才,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李元敏 向锦瑾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4-5 14:50 , Processed in 1.3568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