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8|回复: 0

预防静脉血栓可使用弹力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8 17: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邓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刘潇潇

  手术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的关键,手术并发症预防也需要高度重视。静脉血栓作为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如果围术期干预措施做得好,能够降低血栓发生率。

  临床上,预防血栓形成有多种方法:

  间歇充气加压这是一种机械性预防措施,将充气腿套固定在脚踝到大腿处,通过交替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方式,达到刺激下肢肌肉收缩的效果,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风险。临床实践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非常适用于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在使用间歇充气加压之前,必须先了解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适合患者的充气腿套,确保舒适度和安全性;确保间歇充气加压时间以及压力在患者忍受范围内。

  梯度压力弹力袜其属于常见的物理预防血栓方法。将梯度压力弹力袜穿套在脚踝到大腿处,在压力梯度的帮助下从膝盖向下推动血液循环,增加流经下肢的静脉回流,并减少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弹力袜还能减轻下肢肿胀和疼痛,提高手术后的舒适度。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两种弹力袜:膝下长袜和大腿长袜。在使用弹力袜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时间和频率;选购正确尺码的弹力袜,确保预防效果和舒适度;保持弹力袜清洁和干燥,定期清洗和消毒。

  足底静脉泵在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上,与间歇充气加压效果相似,即刺激血液循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从而防止和减少血栓的形成。与弹力袜相比,足底静脉泵的优点在于相对而言更易于穿戴和操作,其充放气的频率与人体正常行走和肌肉收缩状态更符合,可以更好地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

  药物预防若患者术后血栓形成风险比较高,药物预防是首选方案。常用药物为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一般于术前2小时应用该药;如低分子肝素,一般于术前12小时左右给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预防需要严格根据医嘱进行。甲状腺切除术不建议常规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行肝脏外科手术患者需要严格评估出血风险后才可以使用。

  其他预防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抬高下肢也是重要的预防策略。前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后者是指将下肢抬高减少下肢静脉内的压力,使静脉回流更加顺畅,预防血栓形成。虽然早期行动和抬高下肢的预防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特定的术后期间(如手术后24~48小时),患者可能存在运动障碍或者疼痛等问题,这时应注意安全和遵循医生的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1 21:57 , Processed in 1.5698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