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8|回复: 0

一文详解CT与核磁共振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7 18: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郑州阳城医院刘俊丽

  CT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是临床针对疾病常用的检查措施,利用CT和核磁共振技术对病灶位置、进展及疾病严重程度进行检查,协助临床快速鉴别疾病及开展治疗工作。

  作为临床主要诊断措施,患者对于CT及核磁共振缺乏相关认知,在患病或身体不适后前往医院检查存在盲目性,并不了解哪些疾病对应CT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接受治疗的时间,造成延误。现对CT与核磁共振分别针对哪些疾病开展检查进行说明。

  CT检查。CT扫描仪能够对人体进行全身扫描,具有检查速度快、密度分辨力强等优点,缺点是射线一定程度上对人体有害。CT检查主要针对以下疾病进行诊断,包括脑梗死超早期、出血、急性脑外伤、骨折、脑肿瘤、颅底病变、呼吸系统病变、弥漫性肺病、支气管扩张、不明原因咳血、肺癌、肺水肿、小气道病变、胸部外伤等,CT检查针对疾病种类较多,简单来说,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咳血、咳痰等,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头晕、头痛、受到严重外伤或因为外伤因素怀疑存在内伤情况下需要立即接受CT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扫描仪主要针对人体软组织进行扫描,具有无痛、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在人体神经系统、软组织病变及关节软骨疾病等疾病诊断工作中效果显著。

  核磁共振主要针对以下疾病进行诊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病变、血管性疾病、新生儿疾病、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精神异常、淀粉样脑血管病、感染类疾病、神经疼痛、突发性下肢或四肢瘫痪、癌症病灶转移等。简单来说,如果患者感觉不适但身体没有明显外伤情况下需要接受核磁共振检查。

  CT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作为临床主要检查手段,在针对疾病诊断工作中如果对诊断结果存疑或无法得到准确诊断结果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联合检查,进一步明确疾病种类及疾病类型。如急性脑外伤首选CT进行诊断,了解有无出血及骨折情况,进一步开展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有无弥漫性轴索损伤情况;对于急性血管病可在CT检查下明确有无出血情况,可采用核磁共振深入了解出血严重程度;首次诊断怀疑出现颅底病变或脑肿瘤,可采用CT诊断,后做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疾病状态及有无脑转移情况。

  此外,虽然CT检查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但是当大脑、胸部、心脏、骨骼、腹部及盆腔等部位器官出现不适,且医生判断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病情时,可以选择接受CT检查,偶尔一次接受CT检查并不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相对于诊断疾病而言,利大于弊,应保持良好心态接受诊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7 21:04 , Processed in 1.847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