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89|回复: 0

中医治疗胆结石需辨病辨症辨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1 17: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柘城中医院康复科司红利

  胆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的疾病,又被称为胆石症。胆结石,顾名思义就是胆道系统产生了结石。根据结石产生的部位不同,又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有很多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疗法的,则采用中医辨证疗法。

  胆结石发病的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右上腹或胃脘部隐痛,脉弦,舌红苔白,大便不爽等。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形成与肝有着密切关系。

  胆附于肝,胆汁源于肝之精气,互为表里。胆汁的分泌有赖于肝阴(血)的滋助,胆汁的贮藏、排泄,受肝气(阳)的疏泄调节。肝阴不足,导致胆汁失衡,易发生病理性改变,成为胆结石形成的主要病因;肝气郁结,胆腑功能失常,则为胆结石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因此,肝胆不仅在生理上密不可分,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胆结石在急性发作期具有“郁”“热”“结”的特点,中医针对其发病特点,主张辨证分阶段治疗,因此,把急性发作期的胆结石分为蕴热、湿热、热毒三个阶段。急性发作期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采用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攻下通腑等治法,方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等加减。而慢性静止期的病机特点为“郁”“虚”,采用“缓则治其本”原则,以疏肝利胆、养阴柔肝为基本治法。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讲究辨证施治,不仅辨病辨症,而且还要辨人。胆结石在不同的病理阶段,症状表现及患者体质等都有所不同,因此运用中医药治疗胆结石需要特别注意临床辨证。根据临床辨证,中医治疗胆结石症的主要方法有:

  通腑排石法。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右胁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等气滞证,以疏肝理气、通腑排石为治疗原则。采用排石汤方,以延胡、芍药柔肝止痛,金钱草、茵陈、大黄清肝利胆,柴胡、香附、川芎、枳实疏肝理气,大黄、芒硝、厚朴通腑排石。

  活血溶石法。本法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适用于脉弦细、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右胁刺痛的瘀血证。采用溶石散,以丹参、赤芍、当归活血化瘀,金钱草、茵陈清肝利胆,昆布、牡蛎、海藻、海浮石软坚散结。

  消痰化石法,适用于肝区隐痛,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濡数的痰浊证,以祛痰化浊、通络化石为治疗原则,采用化石散,以茯苓健脾祛湿,郁金、丹参、威灵仙活血通络,陈皮、礞石、半夏、大贝母祛痰化浊,金钱草、柴胡、茵陈疏肝利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0 21:57 , Processed in 1.1522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