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11|回复: 0

各程序严格把关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4 16: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南阳南石医院输血科吕相勤

  通常来说,输血指的是用静脉输注的方式把血液输入患者体内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输血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但是输血就像一把双刃剑,受血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也有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了解输血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对患者的健康也会有很大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输血的情况有很多,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血液成分异常,如出现胆红素、M蛋白、尿素氮等成分过多或出现异常成分(毒物、溶血素等),使内环境紊乱,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尿毒症等患者。

  原发性、继发性血液成分减少或缺乏,如贫血、缺乏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减少、低转铁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等,包括各类血友病、凝血异常、手术出血、重症感染等情况。

  存在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在完成放疗、化疗后,需接受特定条件下的“成分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有两大类: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和溶血性不良反应。

  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种:

  发热反应。这是最常见的反应,有着高达40%的发生率,受血者常表现为出汗、发热、寒战,还有可能出现不安、呕吐等。

  过敏反应。受血者输血时或输血后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全身皮疹、过敏性休克、支气管痉挛等。

  血小板输注无效。可能由输血次数、输注量、妊娠、器官移植等因素导致,反复输血更是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这是严重不良反应,致死率很高,患者需及时接受治疗。通常以急性缺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点。

  溶血性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种:

  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这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受血者常表现为心悸、气短、高热、腰背痛、血红蛋白尿甚至出现无尿、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可导致死亡。

  慢性输血相关性溶血。输血数日后,受血者常表现为出现黄疸、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等。

  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需要医务人员对各程序严格把关:

  严格进行输血前血型血清检查,仔细查对,对输血相关环节严格管理;及时了解患者的过敏史,使用防过敏药物;可以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前过滤去除血液中所含的致热原、白细胞及其碎片,来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注意识别高危患者,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密切观察受血者的反应;在输血之前,通过辐照血液制品的方法,减少有核细胞成分,进一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可以对经历过反复输血的患者,检测血小板抗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06:43 , Processed in 1.3169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