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90|回复: 0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应循序渐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 17: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中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鑫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造成血流中断,进而导致部分心肌由于严重持久性缺血所致的局部坏死。

  心肌梗死对患者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且病残率较高,即便救治成功也难以恢复到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因而在心肌梗死康复阶段实施科学的康复治疗十分必要。

  心肌梗死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使患者恢复至最佳生理、心理、职业状态,确保其生活与工作能力恢复,尽可能重返社会,同时阻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轻心绞痛,降低冠心病猝死或再次心梗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延长寿命。

  一般来说,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住院期(急性心肌梗死后1~2周)。该阶段的康复干预以低水平体力活动、教育为主。需要在医生的监护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并在活动前后监测血压、心电图,了解患者活动前后是否有病情变化。

  第二阶段:恢复期(离院回家或去疗养院)。该阶段的康复干预以逐步增加体力活动、持续宣教、逐步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为主要内容,时间在8~12周。

  该阶段以适应离院后的生活、稳定情绪、恢复机体与心脏功能为重点,除了坚持用药外,还需定期复诊,并规避剧烈活动,外出需由家属或疗养机构工作人员陪伴。

  第三阶段:监护阶段。主要指监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预防意外发生,持续时间4~12个月。

  结合患者病情及机体耐受情况,指导其进行间歇性运动,即运动几分钟休息几分钟,并逐步延长运动时间,减少休息时间,增强训练强度,反复锻炼。

  但若有如下几种情况出现需立即停止或减少运动量:活动造成心脏不适、气短。出现头晕、眼黑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心率>110次/分。活动后血压降低>20mmHg。新的心律失常出现。

  第四阶段:维持期。坚持体育锻炼,以去除危险因素、提高体力、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运动时间每次10~30分钟,隔日1次,以骑自行车、散步、慢跑等为宜,避免在餐后或饮用咖啡、浓茶后进行。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需要我们多加重视。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病发前1~2天或1~2周会有一定的前驱症状出现(如原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突然有较长时间心绞痛发生),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心电图改变通常可及时确诊。

  未出现心绞痛的老年人一旦有突然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原因未明的症状出现,也需要警惕心肌梗死,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时开展康复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促进其恢复心肌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06:56 , Processed in 1.3897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