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78|回复: 0

六种肿瘤标志物帮你慧眼识“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2 15: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燕启田

  肿瘤问题存在已久,尤其是恶性肿瘤,是人们健康的一大威胁。为了保护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医学上一直在不断钻研各种关于恶性肿瘤的防治办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肿瘤标志物。它可以辅助医生更快更好地发现并治疗肿瘤,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寿命。

  肿瘤是由于人体的组织或细胞发生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病变,它的组织和细胞结合后会释放出一些特定的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会导致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含量升高,从而反映出身体可能存在肿瘤。这些物质就是肿瘤标志物,经常被用于肿瘤的发现、监测和治疗中。

  肿瘤标志物的种类比较多,按其类型可分为蛋白质类、酶类及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常见的几种肿瘤标志物如下:

  甲胎蛋白。其常被用于辅助原发性肝癌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的诊断中。甲胎蛋白是糖蛋白的一种,由胎儿时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出生后会逐渐下降,成人正常情况下的血液中含量非常低。当数值有轻微升高的情况时,说明患者肝脏可能存在炎症,比如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如果数值持续性偏高,说明可能有肿瘤的存在,如肺癌、胰腺癌等。

  癌胚抗原。癌胚抗原也属于糖蛋白的一种,存在于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来的癌症细胞表面。其可用于提早发现消化道上一些恶性肿瘤的存在,比如胃癌、直肠癌等,还可用于对肿瘤预后的效果作出评估。此外,癌胚抗原在筛选其他恶性肿瘤时也出现程度不一的阳性率,比如乳腺癌、肺癌等。

  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25对于卵巢癌的检测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最常被用于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的诊疗当中,可以帮助判断治疗的效果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提高治疗的效果,且有助于提早发现癌症的复发。

  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199主要存在于成年人的胰腺和胆管的上皮处,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另外,胆囊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也会引起糖类抗原数值发生变化。

  糖类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53常见于妇科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对于晚期乳腺癌的诊断有着很强的特异性,还能帮助判断癌症是否有复发转移的迹象。妊娠期也会引起此项数值的升高,因此诊断时要先排除这种情况。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酸性蛋白酶的一种,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特定的存在,用于发现和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且具有很高的阳性率。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的甄别和诊断当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12:27 , Processed in 1.1890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