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57|回复: 0

崴脚后立即冰敷避免伤情加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31 1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崴脚后先要停止走路,原地休息,使损伤肿胀的足踝部得到放松,减轻因足踝损伤引起的剧烈疼痛。有些人崴脚后仍然忍痛再行走,以为活动伸展开就好了,这样是极其错误的。强忍疼痛再行走会加重足踝韧带损伤,更加重足踝部的组织肿胀。

  崴脚5大误区,你了解吗?

  误区1:热敷止疼消肿。

  崴脚后由于组织液渗出增多、韧带软组织撕裂、毛细血管出血,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有人认为崴脚后局部热敷能够减轻疼痛,但结果恰恰相反,热敷会增加疼痛和肿胀。

  正确做法是立即冷敷,冷敷原理是使足踝肿胀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皮下出血和组织渗出,缓解局部组织的进一步肿胀。冷敷越早越好,及时冷敷可有效控制局部组织再肿胀。可以在家中自制冰袋放在损伤严重的肿胀足踝关节部位,进行降低局部皮肤温度,减轻疼痛。急性崴脚损伤3天内组织肿胀为高峰期,3天内切记不要进行热敷。

  误区2:急性期擦洗红花油和白酒。

  崴脚急性期3天内,应禁忌按摩或红花油擦洗。有人认为白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酒洗的同时采用局部按摩,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加剧皮肤瘀血,进而造成组织出血肿胀,甚至让皮肤起水泡。

  误区3:不需要外固定。

  崴脚因为发力不均衡会导致外侧韧带的撕裂或断裂。有人认为崴脚后采用外固定很麻烦,影响正常生活,无法行走活动,不能接受固定。其实制动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减轻软组织损伤水肿。

  正确做法是临时固定,损伤部位加压包扎。常用的方法是纱布绷带加压包扎,减少出血,从而减轻组织肿胀引起疼痛加重。临时固定的方法常选用硬质或轻质的木板,使踝关节局部固定,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稳定踝关节,加速组织消肿的效果。

  误区4:不及时去医院。

  崴脚后脚踝肿痛难以忍受者应立即到骨科门诊就医,查DR片排除踝关节骨折,同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固定,如选用小夹板和绷带,也可使用石膏支具外固定。

  误区5:不需要休息。

  有好多人认为骨折才需要休息,而韧带损伤后可以不休息,实际上,休息是踝关节韧带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确做法是卧床休息、减少下床活动,抬高足踝小腿,促进受伤足踝小腿的血液加速回流和减少受伤组织的瘀血。崴脚疼痛较轻者尽量少走,如过多过早行走会不利于外踝韧带康复、继发韧带松弛,甚至愈合不良。

  减少踝关节扭伤,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需要运动时,先做热身活动,关节部位在热身活动后会保持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度。下雨天在泥泞的地面上行走时要降低身体的重心,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在凸凹路面活动时,要减慢速度,避免发力不均衡。下楼梯时不要跨越台阶而下,夜里户外运动时要注意照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20:55 , Processed in 1.1841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