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高济美锐大药房 医生让我去查骨密度,骨密度是什么?为什么要查?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骨密度检查~ 什么是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是通过对骨骼矿物质密度的检查,来检测骨骼强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检查方式,也是预测骨折风险的重要指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骨骼的密度会慢慢下降,密度下降则意味着骨头变薄变松变脆。当严重一定程度,就会患上一种老年人经常出现的疾病——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会使骨头更容易断裂,有时候正常人摔一下没事,而患有骨质疏松的人摔一下,很可能骨头就断了! 
骨密度检查有什么作用? 骨密度检查就是要了解我们骨骼的情况,一般会有以下几个原因来做骨密度检查: - 在发生骨折前明确骨密度降低
- 确定发生骨折的风险
- 明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 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情况进行监测
哪些人应该做骨密度检查? 尽管骨质疏松更常见于老年女性,但男性也可能会发生。一般建议女性65岁以上,男性70岁以上,都要进行骨密度检查。 如果还没达到这个年龄段,但出现骨质疏松风险,医生也会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这些风险包括: - 身高降低。身高降低4 cm以上可能存在脊柱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是主要的病因之一。
- 骨折。骨骼变脆时会比预料的更容易发生骨折,即脆性骨折。有时剧烈咳嗽或打喷嚏都可能引起脆性骨折。
- 服用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包括泼尼松在内的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会干扰骨重建的过程,导致骨质疏松。
- 接受过移植。接受过器官或骨髓移植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部分原因是抗排异药物也会干扰骨重建过程。
- 激素水平下降。除了绝经后激素水平的自然下降,女性在治疗某些肿瘤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雌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癌的某些治疗会引起男性睾酮水平下降。性激素水平降低会使骨骼变脆。

图源:pexels
骨密度检查结果怎么看?
做完骨密度检查,怎么看自己的骨密度检查单呢?骨密度检查结果由两个值表示:T值和Z值。
1、T值反应的是与同性别的健康青年相比
T值 ≥-1,表示骨密度正常。
T值 在-1~-2.5之间,表示骨量减少,即骨密度低于正常,有可能发生骨质疏松。
T值 ≤-2.5,表示骨密度结果提示可能有骨质疏松。
2、Z值反应的是与同年龄、同性别、同体重、同种族的人相比
如果Z值明显低于平均参考值,说明异常的骨质流失可能由衰老以外的因素引起。

图源:pexels
对于上了年纪的患者,查一查骨密度,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而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也要定期地检测自己的骨密度变化,进而对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了解,根据病情来选择和调整治疗方式,更好的应对骨质疏松。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知识库,由惠每医疗审核,授权高济医疗发布。
|